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维普在线>教育教学 设计数学变式链 挖掘例题新功能——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课为例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 主  编:
  • 刊  期:
  • 邮发代号:
  • 单  价:
  • 定  价:
  • 国内统一刊号:
  • 国际标准刊号:

设计数学变式链 挖掘例题新功能——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课为例

  

  •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 | 栏目首页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王健国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最基本的模式。长久以来,例题主要为新课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但在知识趋于综合的状况下,其暴露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合适的例题载体,设计变式教学,串联起不同知识、不同方法的综合应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王健国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最基本的模式。长久以来,例题主要为新课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但在知识趋于综合的状况下,其暴露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合适的例题载体,设计变式教学,串联起不同知识、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挖掘例题的新功能,培养适度的模型思想,可以很好的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一线三等角  变式链  新功能
    例题教学作为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对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构知识点间的联系,发展数学逻辑思维、培养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都至关重要。随着九年级的学习的逐渐深入,题目呈现的背景越来越复杂、知识点相互串联越来越紧密、图形的线条越来越多,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设计数学变式链,挖掘例题新功能,则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模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当前例题教学的现状
    平时教学中,主要是单一新知学习的配套例题,以熟练新知应用为导向,例题功能相对单一;同时课堂导向具有针对性,学生会有定向思维。教师也不会特别去深挖例题的其它属性,主要为新课服务。从时间的角度看,也不允许教师有过多的拓展。导致的后果,学生在新课学习中感觉会的,一到测试,尤其是综合性测试中又不会的结果。复习课中也更多的呈现例题的堆积,以多做提高学生的题目熟悉度,例题的知识串联、其它功能相对不足。
    二、例题变式链的设计与操作
    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克服单一性例题的流弊,克服学生解题的短板。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使用例题,解决学生思维的漏洞、思维的盲点。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将例题的知识、方法串成链,寻求利益最大化,推动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以笔者上的《相似三角形的综合》为例,具体谈谈如何设计例题变式链,挖掘例题新功能。
    课例如下:
    1.复习回顾,突出基本图形
    课堂设计如下:问题1:如图,在△ABC中,AB=AC,点D
    BC上一点.过点D作射线DEAC于点E,使∠ADE=B.请
    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
    设计这一小问,主要是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策略: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找到另一对等角,从而利用“角角”识别出相似三角形,让学生熟悉一线三等角的基本模型,为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准备。
    问题2:若AB=AC=10,BC=12,点D为BC上一点,BD=4.试求出线段EC的长度。
    由于上面的问题铺垫,学生自然而然可以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线段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基本图形再次强化巩固,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
    2.模型强化,角平分线来加入
    课堂设计如下:变式1:如上图,若点D为BC上的动点,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DE=∠B,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使△ADE ∽△DCE.
    课堂操作: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进行探究。
    生:如果要相似△ADE ∽△DCE,则∠AED只能等于∠DEC。这样的话∠AED=,所以推出AD必垂直于BC,根据AB=AC,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知道点D为中点。
    设计这个变式思考,主要是要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对一线三等角基本图形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小结本问题背景下,在中点时,有三个三角形均相似的结论,为一般化下的一线三等角基本图中三个三角形相似做好铺垫。
    继续思考:通过几何画板展示,若图形变化,改成如图所
    示的图形。
    变式2:点D为BC上动点,点D运动中,始终保持
    ∠FDE=∠B,还会有△FDE ∽△DCE吗?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主动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是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留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
    本问题的设置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学生对这个结论是否还能成立,会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因为有刚才的经验,学生会跃跃欲试,但是尝试后会发现不足以应付新局面:因为司空见惯、就会眼光守旧、思维定势,就会束缚自我。本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产生一种继续探究的热情。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方法储备。适时放手给学生一定时间的交流、碰撞,消除学生思维的盲点,梳理和巩固新思路,形成知识链,加深对基础相似三角形作用的再认识。
    此处有必要让学生梳理一下一线三等角基本图的知识和
    结构,强化对一线三等角图形的再认识。
    一线三等角基本图有以下基本结论:
    BFD∽△CED
    ②特殊地:若点D为BC中点,则有△BFD∽△CDE∽△DFE.
    进一步追问:此时你可以发现DF是一条什么线? DE呢?你会联想到D点还会有什么特性呢?
    让学生发现原来还是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交点特性: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是研究数量和位置的一门数学,通过对图形的深入挖掘,让数学知识在一个图形中实现了完美的共存,让学生的思维不在局限于相似的思考,在特殊状态下,还可以是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的思考和解答,很好的挖掘了例题的新功能。让题目的不同知识通过题目这个载体进行了知识的有效串联,形成知识链。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3.模型再认识,函数知识再串联
    例题功能在于挖掘、发现。例题作为典型问题,其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把例题转化成学生可以借鉴、模仿的优势资源,挖掘转换成现实的多角度、多知识维度的功能产品,这才算真正实现了“例题”的价值。
    本环节设计如下:通过几何画板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发现在点D运动中,CE长有一个区间,从而提出如下问题,变式3:如上图,BE=8,BC=12,若点D在BC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DE=∠B,问当BD等于多少时,CE的长度最大?
    设计意图,渗透二次函数思想,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中点时长度最大。从而让学生发现在中点时,函数最值和三相似、以及角平分线三类知识达到了共存共享。中点的这种完美特性,正是我们图形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突破口。
    教师通过对数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的不断追问,激发学生再思考、再加工,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例题的更深入认识。不但挖掘了例题的新功能,更是加深了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认识,形成数学知识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
    4.模型推广,矩形图中再理解
    设计如下:在矩形ABCD中,点P,Q分别在线段CB与线段
    DC上(点P不与点C,点B重合),且保持∠APQ=90°,从本图
    的角度思考,刚才探讨的结论仍就成立吗?
    设计意图,突破学生思维束缚,认为此结论只在三角形中存在的事实,事实上它在任何背景的一线三等角问题下都是正确的,具有普适性。加深对一线三等角基本图的认识,达到例题以一当十的功能。
    当然,思想、方法的形成是需要过程的,因此学生应有必要的动手训练,让他们去操练、去思考、去表达,通过练习、反馈、评价,促进对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基本图的消化、应用,内化成自己自觉地的行动。
    5.模型回归,知识、方法来综合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如下两个练习。练习1: 如图,
    △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BC、AB、AC上,D为
    BC中点,∠EDF=∠B,连接EF。若四边形AEDF为菱形,求∠BAC的度数及AB(AE)的值.
    本题的意图,让学生对中点特殊状态下的三相似进行应用,熟练一线三等角基本图意识;同时让学生发现此时图中四个三角形都是相似。这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存在,让学生发现E,F此时都会成为中点。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再去探究如下两个思考:1、改成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呢?2、一般等腰三角形下还会有这个结论吗?
    练习2.在△ABC中,D为BC的中点,以D为顶点作∠MDN   
    =∠B,.AB=AC=10,BC=12,当S△DEF=4(1)S△ABC时,
    求线段EF的长.
    本题的意图,突出中点特殊状态下的三相似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使用,让学生再次感受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的成效与不足
    罗增儒教授曾说过:“解题好比在黑屋子里摸东西,我们一会儿碰到椅子,一会儿撞到桌子,好不容易摸到了目标物,然而解题远没有结束”。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拨开云雾,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效,需要我们多深入一些思考,能将例题的选择、思考做得更充分,那么我想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有更好的、更完善的发展。
    1.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2.培养了学生的模型应用能力
    3.注重“回本溯源”的数学思维
    4. 模型化思想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华  进退之间揭示问题的深层结构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6(10):16-19
    [2]张坤 例谈数学课堂中如何启思益智,让学于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6(10):1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