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 对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的深度探析
对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的深度探析

来源:基础教育 作者:罗永明

    .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罗永明  
     
    [摘 要] 我国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考试科目设置。将目光聚焦到适合我国国情、校情、民情的高考改革核心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反思,将追求核心素养目标根植于高考评价中,科学实行“分类设置考试科目”,充分彰显高考的价值取向与选拔功能,促进公平、公正的落实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考;分类;考试
    对高考的研究不乏专家学者,从考试大纲、试题命制等各方面有深入研究,为高考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学教师,亲身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高考,31年来指导10多届学生参考,深刻领悟到每次高考改革的标志是考试科目设置的演变,“牵一动百”地对高校招生和中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性,考试科目的设置是改革的“深水区”,作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科目设置存在的弊端
    多数省市仍实行“3(语数外)+理科综合(理化生)或文科综合(政历地)”考试模式;现正试行“3(语数外)+6(理化生政史地)任选3”模式,共有20种组合。前者不利于高校多元化选才,学生选报志愿难,招生机构印制400多页的志愿指导书,对学生、家长来说茫然,还导致高中在高一前半期甚至开学就分文理科,严重影响学生综合发展;后者“6选3”模式,实践证明存在增设语文、数学、外语三大学科课时过早压缩其他学科课时而影响教学的问题。“过早的选科分量在高考地位中加大,势必促进学生提前选择报考科目,导致他们只重专业不重基础,有的地方高一就出现物理班、历史班、化学班等,学生选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1]”,势必带来高校多元化录取困难,有失公平性,若甲考生选“3+理化生”,乙考生选“3+理史生”,能从分值判断基础谁更好吗?甲的“化学”与乙的“历史”能相当吗?同时带来难以调控和淡化班级管理的中学“走班制”问题。究其原因,考试科目设置的导向性所致。
    二、高考科目设置途径和构建
    1.设置的科学途径
    科目设置的途径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呢?高考组织机构与各高校对当前或未来人才需求类型开展联合调研,各高校确定发布所设专业类别及考试科目,避免高中毕业生盲目选择报考院校、专业方向。从逻辑上讲,高校所设置的专业类别、就业状况、发展前景,需要中学提供具备哪些学科基础知识的学生,高校最清楚。我国大学有多少所呢?截至2017年5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有的省市上百所,所设专业繁多,有相同、相近、层次不同的专业,需要进行专业分类整合。近年我国在航天 、深海、信息、高铁、智能研发等成就斐然,急需人才,儿科医生、健康保健医生等高品质专业服务型人才紧缺,高校势必考虑院系专业的整合调整,舍去过时专业发展优势专业。因此,由高考组织机构牵头组织调研评估,引导高校建立合理的院系和专业,确定招考类别和考试科目,实现人才有效培养是科学的途径。
    2. 构建“分类设置考试科目”
    “分类设置考试科目”是指各高校根据调研评估,提前发布合理的院系招生考试类别和相应考试科目以及职业导向信息,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趋向及和发展愿望选择类别、考试科目参加高考报名和考试的方式。以重庆市《2017年填报志愿指南》、《2017招生计划汇编理科和文科》为例,拟分“八类及考试科目”以供参考,建议不超过十类为宜。

    类号
    类别名称
    对应专业方向
    各类对应考试科目
    A
    理工基础类
    数、理、工、农、医、师、心等理工学基础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B
    理工技术类
    地矿、电子、制造、化工、制药、航天、航海 等工程技术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
    C
    理工管理类
    工商、公共、图书、档案、经济、工程等管理类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
    D
    人文基础类
    政、史、地、语言、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基础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E
    人文技术类
    历史、考古、民族、贸易、信用、禁毒、监狱、税收、心理等技术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化学
    F
    人文管理类
    工商、公共、开发、旅游等9个大类46种管理类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生物
    G
    体育健康类
    体育运动与健康保障相关基础、学科、技术等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体育健康
    H
    艺术传媒类
    音乐、艺术、传媒、戏剧、出版等相关专业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艺术传媒

    6科单独命题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各设150分,其他3科各100分,共750分,不设名存实无的综合考试,以利于专业选才。以上分类考虑高校专业和中学学科相关性原则,有利于中学教学调控和学生升学就业指导,有利于高校分类录取,一所大学不同专业招考类别不同,不同大学相同专业招考类别相同。高等职业学院每年的3月考试,设“3+职业技能”、“3+信息技术”和“3+艺术(体育)技能”三类,每年3月、6月高考分流。
    三、“分类设置考试科目”的价值与功能
    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考试的价值取决于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理念、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通过考试科目和内容来体现。建国初期我国主要是采用苏式考试模式,高考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到文革后77年恢复高考至今,经历了十几次改革,无不是通过考试科目改变反映国家、社会不同时期对人才的价值需求。近几年,人才的需求呈现综合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分类设置考试科目”顺应时代的价值追求。
    公平、公正仍然是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且为高考制度的基本精神所在。“由于高考是一项影响重大、万众瞩目的重要制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就是不断消除社会民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促进教育公平性原则的不断落实,必须通过考试科目的科学设置和录取方式的改革来实现。“分类设置考试科目”以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充分体现“适才选拔”核心功能和任务。
    综上所述,考试科目设置方式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是核心要素之一”,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及社会影响重大,深入开展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类设置科目考试”不失为良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雷:谈我国高考模式的改革,《生物学教学》,2005年01期.
    [2]主编黄腾蛟:重庆市《2017年填报志愿指南》,重庆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9-0541-1;重庆市《2017招生计划汇编理科》、《2017招生计划汇编文科》,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47920-1.
    [3]龚月萍: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及学校应对策略,《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03期.
    [4]马彪 , 刘明岩 , 厉浩: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改革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年第14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