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张宁素

       [摘  要]科学论证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更靠近科学本质。本文从借助图示,架构初始观点;搭建支架,获取可靠证据;引发辩论,提升论证质量。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关键词] 观点;证据;论证
      小学科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其主要特点是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行较好地开展探究,但探究后,不能较好的将信息转化成证据,往往直接利用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直接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之中,能让学生感悟科学产生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对科学本质的深层理解。
      一、借助图示,架构初始观点 
      科学探究源于科学问题,当学生通过观察或参与情境体验,提出可研究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此问题展开大胆猜想,有理由地尽情发表初始想法。由于低年级孩子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较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中高年级孩子则对一些抽象的现象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因此我们在课前、课上,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单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使发言者明晰自己的初始想法,利于其他学生的补充和质疑。
      如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前,给每个学生一份“光可能是怎样传播的”学习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用图画下来。当学生在学习单上画灯光是怎样照亮房间的过程中,能回忆起生活中的光传播现象,为后面的观点交流提供初始的证据,也能让其他同学听懂他的想法。接着借助学习单进行交流,“我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我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组织学生跟同伴的观点作比较,如:
      生1:我觉得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因为影子是由于遮挡物挡住了光,光不能转弯,所以屏上就出现了遮挡物的影子。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影子的形状不一样嘛,那是因为挡光的部位形状不同形成的,这也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生3:每当晚上,中山公园山顶的电视塔会发出射线一样的各种颜色的光,我看到这条光是直直的,所以我也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师:大家的想法里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大家共同的观点是什么?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从上面的片断中,可以发现,对于像光的传播方式这种抽象的内容,利用图示表达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在全班交流中明晰观点。当学生带着明晰的观点去寻找证据时,他们更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寻证目的明确且发自内心需求,使接下去的探究活动更具指向性。
      二、搭建支架,获取可靠证据
      论证活动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收集到可靠的证据才能用来解释自己的观点;证据越充分,结论越准确。在学生想法设法收集想要的证据时,教师则要为学生搭建好收集可靠证据的脚手架,使学生收集到的证据具有客观性、精准性、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一)引导“实验想象”,关注证据的客观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利用直观生动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引导学生“实验想象”,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重点关注所想象的实验现象是否正确,关注真正的实验现象是否可以作为证据来解释自己的观点。
      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学生的初始观点是“冷热(温度)、流水等作用都会改变岩石的模样”。那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观点呢?
      生1:我们可以把岩石放到太阳下去晒,然后用水浇。
      生2:我认同,但我认为晒一节课或者一天,是看不出什么的。
      生3:那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岩石先用火烧,然后放到冷水里,这样多次反复,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很多学生表示同意这种实验方法。
      师引导:那用火烧、放到冷水里,分别模拟自然界里的什么?
      为什么要反复多次?这样多次实验后,你认为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生:岩石会有裂痕,可能会破碎,杯子里会有岩石颗粒掉落,水也会变浑浊吧!
      师继续引导:如果看到了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        
      ……
      这个环节中,学生围绕初始观点“冷热(温度)、流水等作用都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展开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想象”后明确实验中可能看到的能证明观点的现象,在接下去的模拟实验中,他们会更关注所发生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哪些现象能作为证据,哪些现象与观点关系不大,从而帮助他们去获取客观的证据。
    (二)优选结构材料,关注证据的精准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缺乏有结构的材料,会给学生收集证据带来干扰因素,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各组数据偏差大,使证据缺乏说服力,造成论证活动效率偏低。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证据为本,提供充足的、与观点紧密联系的探究材料。操作这些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能使学生观察到的明显的现象,获得准确的数据,使证据更直观精准,论证更加有效。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浮力》、《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浮力吗》,这几课需要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水量间的关系,当学生试图用量杯或贴有自制刻度的烧杯来测量时,发现这些材料只能初略感知到排开的水量的变化,而不能收集到准确的数据变化。于是改进装置,设计了溢水杯。溢水杯杯口大,容易放入较大的橡皮泥、泡沫块等物体,排开的水直接流入量筒中,读数快速方便又精准。在《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中,自制溢水杯帮助量取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操作简单,数据准确,使证据的解释更加合理、科学。
      选用溢水杯这一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实验,改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大大降低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也给学生启示,在寻找证据时,应该优选操作性强、能帮助获得精准证据的实验材料。
    (三)给予多元示范,关注证据的科学性
      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是获取证据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若实验不够严谨或操作不当,则会使实验数据出现偏差,导致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或得出结论比较牵强,缺乏说服力。因此在组织学生实验前,教师可根据本实验重点、操作难点等,运用多元方式适度指导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使收集到的证据具有科学性。
      三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中,搅拌虽是学生第二次接触,但还需教师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小苏打的溶解第一次接触,由于其溶解相对较慢,且在搅拌时比较难判断是否完全溶解,因此这一课实验前,我采用多种方式示范指导。
    首先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搅拌?如何观察、判断小苏打完全溶解?了解基本操作方法后,采用“微视频”方式指导学生开展严谨的对比实验。微视频中的小组来自于同伴,更能引发学习热情;视频中的四人小组分工明确,有效合作。微视频后,利用“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明确注意点,“看了视频中的小组做实验,你认为哪些操作很重要,你能提醒大家吗?”(如下一份物质什么时候加?怎么样算完全溶解等)
      多元化示范指导,确保了学生在本环节中收集到的证据具有科学性,也让学生知道了严谨实验的重要性。
      三、引发辩论,提升论证质量
      在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质疑,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教师应关注发言者是否将收集的事实转化为证据,能否利用证据来解释自己的初始观点?发言者则对他人的质疑进行辩解,重新反思自己的解释。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有机会解释、质疑、辩论,提升论证的质量。
      教科版六下《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一课,学生围绕“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这一核心观点寻找证据后,给每组1—2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交流,先让学生厘清小组实验的结果与原先的观点之间的联系,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生1: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所以我认为属于化学变化。
      师:大量气泡是你看到的现象,这能说明什么吗?
      生:说明产生了气体。
      生2:我认为产生的气体非常多,因为当白醋倒入集气瓶,和小苏打相遇后,气泡涌上来,毛玻璃片在不断地抖动,这是瓶内的气体太多了,而空间太小装不下那么多。
      师对生2:你些现象能不能为你的观点提供证据?
      生2:气体是新产生的一种物质,所以能支持我的观点:发生了化学变化。
      生3:我认为是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小苏打溶解在白醋里了,这跟食盐溶解在水里一样,食盐溶解是物理变化,所以小苏打和白醋也是物理变化。
      师:对于这个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4:我不同意小苏打溶解在白醋这个说法。因为食盐溶解时没有气泡,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却有大量气泡,这个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生5:食盐溶解在水里能再分离,而这杯液体里应该不能分离出小苏打了,因为它和白醋的一些成分已经变成气体了。
      ……
      这个片断中,学生将各种事实转化为证据,利用多个证据来证实或证伪不同的观点。通过相互质疑、释疑和补充,将己有知识、实验证据和新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炼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科学论证贯穿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依据观点去收集可靠证据,并基于证据分析、解释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有效建构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3] 袁优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探索: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4] 金娜.科学论证的课堂实践[R].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