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谈“核心素养”形势下教师观念与技能的转变
谈“核心素养”形势下教师观念与技能的转变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 李海军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李海军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必将唤起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进行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转变,在一线教学层面上更好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自然人,社会人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总体框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知识和技能为主,转变为以知识、技能、实践等为载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顶层设计在几十年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探索的一次飞跃式发展,也将导致教育教学观念、素材选取、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以独立形式存在的所有教育素材和教育活动,都将被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总体目标一线贯穿,有了主题和灵魂。正如《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所言,“‘素养’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
    教育活动中的每个受教育者,都应成为改革实验的受益者,而受教育者是否受益,取决于一线教师能否在实践中精准落实顶层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和技能上进行转变,以充足的实践能力储备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转变,是中国基础教育目标从“单一或多元发展人的技能”向“全面发展的人”的转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着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对教育的定义,笔者更倾向于《教育学基础》一书中尝试给出的一个综合性的“教育”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由此,促进“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基础教育的使命所在。开展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生改变,而改变的方向取决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教师从观念上要认识到,一切发展学生技能的过程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中心而服务的;学习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载体;以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为指导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为指导促进社会的个性化。教师从观念上还要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国际视野应体现为探索未知世界、为人类摆脱困扰的科学精神与博爱精神。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转变,也是一种立体展开的进步和丰富过程,是一种辩证否定的修葺完善过程,而非全面否定式的推倒重建过程。在三维目标中,双基演变为知识与技能;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双基演变为人文底蕴、文化基础等方面,三维目标演变为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批判质疑、珍爱生命等方面。双基是三维目标的基础,三维目标渗透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诸多方面。基于此,教育需要改变的是站位,要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全局高度,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基本载体;以史为鉴,在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前提下学会学习;以知识的兴衰罔替、科学家艰难的心路历程、国家民族的荣辱安定、人民的幸福诉求等为素材,在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担当社会责任、引领文明进步、敢于实践创新。就以知识为载体教育培养人的过程来说,达成三维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和教师还需通过实践活动设计、家庭教育指导、社会活动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健全人格,体会技术运用,敢于探索创新,形成国家认同,增进国际理解。要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需站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利用好熟悉的载体,熟练的技能,再进一步依托新的知识技能、实践活动以达成更高的培养目标。
    教师要更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解。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指在人文、社会、体育、艺术、科学等各领域都精通的人,更不是指高中所有学科学习成绩都出色的人,而是指有文化基础、能社会参与、会自主发展的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类群体,有共通,也有分歧,在抵抗灾难、抵御疾病、推进文明等方面是人类共同体,在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等方面仍存在分歧,中国的基础教育培养的人应是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的人,同时也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人。学习好、能力强、涉猎广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报国热情、没有报国之能,只有异想天开、没有创新实践,只能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只能学习、不能应用,只会工作、不懂生活,只读信息、不会辨析,只有个人、没有集体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人的三个基本面,也是当今时代下对中国人的基本要求,不可或缺。学校教育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或培养,都不是核心素养形势下的教育;学生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都不是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同时还要注意到,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有强有弱,“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要求学生在每个方面都做到极致,而是学生需要达到每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也势必在高考改革后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紧密联系起来。
    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向下具化的各学科核心素养会随着学科知识的发展更迭与学科研究方法的创新而发展变化;科技的发展导致人们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社会人”所需的文化基础结构与内容发生改变;社会物质的积累、丰富导致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强烈追求,古老的哲学问题被再次唤醒,民族传统文化需附以新的表现形态被认同、传承和发展,等等。核心素养内涵的动态性是人适应自然与社会的本质性决定的,核心素养内涵的发展性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本质性决定的。核心素养即“社会人”的基本素养,作为对“社会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还是融入社会发展的人,都要本着适应和发展的动态原则予以恰当掌握。基于核心素养内涵的动态性,教师工作的思维和形式是变化的,而不变的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的意识。
    二、教师技能的转变
    顶层设计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师技能的转变。着眼于未来发展,以期改善当下教育体系的弊端,笔者基于教师观念需做出的转变,提出教师急需转变的四方面技能。
    第一,教师需对本学科知识进行再学习,成为具有本学科核心素养的人。长期以来,把教学陷入应试泥淖的,不是招生考试制度,而是教师自身。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学习某一学科时,多数教师通常的回答是为了考试。这样的回答直接反应出教师的学科素养不高,没有准确把握本学科的本质存在,对知识的产生背景、产生过程、知识片段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教师只在中小学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体系下考虑问题,不站在学科体系中看问题,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学科素养。更高层次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论建构方式和典型研究方法没有充分的认识,对理论建构方式和典型研究方法的形成背景、过程没有充分研究,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学科本质的方向引领,仅把教学的落脚点局限在题目的解答上,很难得到教学的升华。从学科间的横向比较来看,中小学教师缺乏对主流科学学科特点的科普性认识,不利于从比较的角度阐释本学科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存在根源,从而演变为对其它学科的浅表错误评价或对本学科某种技能的单一追求。因此,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教师要从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源与流的角度重新认知本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对教材的阶段化处理表现和螺旋式上升思路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科独立性存在的核心内涵有精准把握,既认识到本学科方法论的特殊性,又要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寻求一般共同。教学虽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的方法论存在特殊性差异,但汇集所有学科的差异和对所有学科一般共同的抽象,才能培养出具有“看世界”和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能力的人。总言之,教师要从更大的学科体系下认识当下教授的知识;要从知识的产生过程出发,以有限的知识载体呈现出学科理论建构方式和典型研究方法;要从本学科的具化方法论出发,以理性和形而上的思考抽象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水平。认识的深刻性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指讲清概念、公式、解题方法等一般的教师表达技能,而是指对触及学科本质、审视学科之美、抽象学科方法等方面的表达能力。人的表达基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意识的试图表达也能使自身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强调教师要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在考问教师自身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否通过准确的表达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支持。我们通常说数学很美,它究竟美在哪里?数学的美和一朵鲜花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是不是听别人说它很美就学了这句话而人云亦云始终不知它为什么美?我们也经常说,这个方法很巧妙,是基于和哪些方法相比而显得巧妙,是具有独创性还是具有颠覆性的巧妙?我们还经常说,这个内容很抽象,它为什么抽象,抽象的内涵是晦涩,是脱离现实世界,是摆脱三维空间,还是寻求更广泛群体的共同特征之艰难?当然,受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对一切想要表达的思想、方法、认识都能准确表达出来,但教师应树立准确表达的意识和尝试准确表达的实践,以此加强对学科本质和特色的再认识和实现对学科文明的有效传递。
    第三,教师要学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无论哪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讲授法都是最主流的方法。多样化教学设计,既要发挥讲授法的优势和效率,又要借助于多种课堂或实践方式辅以培养讲授法难于实现或不好实现的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提问就是教授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核心手段,以怎样的思想导向、何种语言表达设计是否开放性的问题,找什么样的学生以什么身份来回答,是否要引起讨论,如何来总结问题答案等等设计能辅助课堂实现更好的教学或教育效果。太多固有模式、生硬死板的课堂教学拒绝了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也消磨和扼杀了学生本来拥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加强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力,要有全局设计性而拒绝随意性,要有突发性情境应对预案而拒绝随机处理,要有阶段性总结而拒绝流水账,要有内涵性发展而拒绝形式主义。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大部分基本点是渗透到每一个学科的,也有一些基本点是通过说教或主题活动实现的,这也使得设计活动不再只是学校德育部门和班主任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四,教师要学会并创新发展对学生的评价。综合素养评价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唯学习成绩论是不正确的,不看学习成绩也是不正确的。只凭心理感受定性评价是武断的,完全积分制定量评价也是不完备的。如同社会文明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一样,学生的发展与评价需要文化、道德、量化等多种手段协同完成。任何确定的评价标准都有其弊端,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都需符合普世的价值观念。教师的使命是时刻紧跟时代,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对学生的发展负责的原则,以最广泛的认同为出发点,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考核为基本方式,形成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只有落实到教师与学生这个最根本接触面的评价,才是最准确、最有发展意义的评价体系。
     
    三、结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基于观念转变的教师技能转变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上述四个方面教师技能转变,不能涵盖教师所有的技能转变,却是最为重要的技能转变。教师应掌握的技能应是围绕实现教育目标这一中心的,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需首先是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教师技能需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在接受传统与创新发展的辨证体系中动态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