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浅谈《中国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方法
浅谈《中国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方法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蔺志远

     

    潍坊渤海实验学校  蔺志远
      摘 要:这样教育学生才能使他们记住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闪光点和耻辱点,真正从历史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这也是我们教授中国历史的真正目的所在。
      关键词:《中国历史》;教学
      中国历史蕴含了数千年来无数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也向后代展示国中华民族坎坷的发展道路。学习中国历史,对了解我们民族的,树立民族自尊心,继承发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历史知识是历史教育的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慢慢地总结了中国历史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教育界的同事们共同商榷。
      一、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令我们自豪的地方。教师应树立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将中国历史上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事实讲给学生们听,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引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讲课要以课文难点为突破口,辅助以大量相关的历史事实。例如:鸦片战争一课,在着重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背景、战争的经过以及此次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后,可穿插讲林则徐的家世和人生经历。
      二、在讲课过程中巧设悬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讲课过程中不仅要讲许多相关的历史故事,还应该注意讲课的节奏。在45分钟的课堂上应视学生学习状态调整运用悬疑的次数,掌握教授课程的主动权,巧妙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还以鸦片战争为例: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有哪些?《南京条约》签定后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在设置疑问中带领学生进入课程难点的分析和探讨。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不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女真的勃兴和辽、北宋的灭亡》一课中,女真的勃兴这一部分条理清晰,我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根据课文列出提纲。大部分同学都能列出:女真的勃兴(生活;统一;抗辽;建国。)我在学生已经掌握女真发展线索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发展,女真力量增强,促进统一,统一的实现,团结一致,有利于抗辽,抗辽的成功,摆脱辽的控制,才能建国。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再加上老师的点拔,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反复曲折,学生如果盲目阅读,会不知所云,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在讲课中,要求学生做好如下笔记: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1640年议会斗争(革命爆发)→1642年内战开始→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宫廷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通过这种简单明了的笔记方式,学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曲折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指导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提高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权的割据叛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在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共性,即这些叛乱都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蓄意挑战,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中央的领导权,除“靖难之役”外,都是以中央政权的胜利,地方政权的失败而告终。这样一个纵向联系下来,不但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不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将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古今贯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懂得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横、纵向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几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
    参考文献
      [1] 郭宪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方法[J].长春:教学探索2008(6)
      [2] 马叔骏,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J].延吉:汉语学习,1996(1).
      [3] 莫赛.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