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李晓明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小学   李晓明
    【内容摘要】“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情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置身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优化理解  促进思考  引起反思   搭建平台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情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置身于课堂教学中。自从我校提出“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以来,教师们加强了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课件,并积极的进行教研。各位教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我们领略到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不同的教学对策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同。通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教学理念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 优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同课异构”对于授课者来说,通过同一内容授课,所以更有可比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通过“同课异构”大家会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们的理解不尽相同,这里有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阐述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尽管老师们在备课时参考了许多资料,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学习,但限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经验,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学一遍有一遍的心得。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之后,会在评课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反思也更加深入。
    首先,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新课程提倡一标多本,即同一课程标准指导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但都必须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意图不同,教师只有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才能清楚所教课文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反思对文本的解读。对于语文教材的思想内涵,师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但对于课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还原文本的本意,领会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还没搞清楚文本的意思就随意发挥,偏离主题。
    二、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首先,反思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一篇课文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重点学习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的,都要进行反思。由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所以每位老师对课文重点的确立也不尽相同。
    其次,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由于确立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同课异构”中,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他们的共同点,还有各自的不同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这些不同点我们将如何对待呢?是把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全盘端给学生呢?还是只探讨共同的呢?回答显然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做好增补或删减,来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看哪些东西需要增补,哪些东西需要放弃。这样,“同课异构”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对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和同行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来今后要改进和完善。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知,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此外,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多变也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拓展训练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就能感知短文蕴含的教育思想,这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领是密不可分的。
     四、搭建教师研讨的平台
    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和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某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分享。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抓不住要点。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能追求画面过于漂亮,画面过于漂亮反而会分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
     与一般的授课相比,“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喜欢这样的研讨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