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党建+”推动下的“小题大做”大学生微公益研究
独立学院“党建+”推动下的“小题大做”大学生微公益研究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孟召博 雷丹

     孟召博 雷丹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摘要:微公益因为其组织便利、样式多样的特点,其独特的“小题”公益形式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而且因为其传播借用了互联网、微信、QQ等平台,同样备受新时期大学生的关注。但是其在独立学院运行的并不顺畅,出现了较多问题,恰逢“两学一做”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可以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建+”助力校园微公益活动,引导公益活动的“大做”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党建+、微公益、独立学院

    校园微公益是指构建一种关注到微小公益事件的体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小题大做”的形式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开展微公益活动是指其关注身边的小事,汇集社团的力量,积极从事公益活动,比如募捐山区小学生、慰问敬老院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党建机制,加强微公益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不但可以发挥优秀党员的积极作用,而且也可以对党员进行实践教育。

    一、 微公益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

    红等(2014)认为微公益也是微型公益,强调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入手,聚少成多,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特性,健全大学生利他教育载体,实现公益活动的平民化。游敏惠等(2015)客观阐述微公益发展中存在的认知不到位、参与动机复杂等问题,倡导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有序、健康的微公益运行体制。赵楠(2015)等对微公益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以后改进的方向。张伟莉 (2016)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大学生针对微公益理解的差异性,然后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方法,制定高校开展微公益活动的策略。张远向(2016)认为微公益活动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紧密相连,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入手,解决微公益问题,建立立体化、多方位微公益的培育体系。李凯(2017)同样认为“互联网+”推动了微公益的转变,高校能够成为微公益的阵地吗,实现微公益的全面发展。陆梦莹(2017)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微公益存在较多问题,微公益的发展需要高校和社会的引导,构建“互联网+”平台的高校微公益发展体系。范 烨(2017) 探讨通过实施微公益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内涵的相关程度,进而预测微公益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并提出构建微公益新载体的策略和建议。

    总之,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微公益与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的研究比较多,关于“党建+”推动微公益发展的研究几乎没有。在“两学一做”工作常态下的现实情况下,党员学生应该在微公益活动中,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宣传、参与、组织微公益实践,让独立学院的校园刮起浓厚的微公益文化之风。

    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微公益的现状及凸显的问题

    近年来,独立学院微公益活动日益频繁,逐渐走进大学生群体。但是其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以社团为主,充分利用线上平台

    根据笔者调查,独立学院参加微公益活动中8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通过社团来参加微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存在普遍性和影响力。比如官方组织院级、系级的学生会、团委、青志协、党员督导队等,民间组织爱心社、美术社、漫画社等。

    另外,调查中独立学院约 90% 的被调查者表示校内存在微公益线上平台,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及时、广泛的优势使得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高校微公益信息传播、经验交流、活动招募的主阵地,另一方面,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媒体以微信、QQ为主,这就更加影响了微公益线上平台的建设倾向。

    (二)微公益文化意识淡、参与度不高

    经过校内走访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比例很低,参与度不高,只有10%左右,而且很多公益活动缺少可持续性,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因为很多学生处于观望的态势,拥有强烈意愿的较少,导致很多微公益活动最后不了了之。

    而且近年来,高校为了鼓励微公益活动,把微公益活动与评优评先联系到一起,出发点是对的,但是难免有少数学生的参与动机比较功利化,调查发现大约20%的同学表示参加微公益活动希望能对评优评先有所帮助。

    (三)微公益主体公信力弱、组织形式单一

    微公益作为发展初期的高校新文化理念,不可避免存在公信力缺乏的问题。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微公益传播和实施的主体,其个体倡导的公益活动,实践性强,缺少官方的支持和指导,公信度弱,参与度低。社会微公益泛滥,各种网络公益信息存在虚假信息,导致学生对于校园微公益产生怀疑。

    独立学院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始终把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了微公益德育精神塑造,公益实践环节也相应弱化。缺乏对大学生微公益的全面认识,导致其开展的微公益活动存在单一性、重复性,同质化的现象严重,导致大学生产生疲倦感,激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再加上社团组织层次高低不同,受到质疑。

    (四)微公益专业化程度低、资助幅度太小

    独立学院逐渐关注校园微公益文化的建设,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微公益,但高校微公益发展仅仅处于公益的初级阶段,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校园微公益文化建设体系,缺乏相应的制度条例,保障体系,流程监管以及规范的风险评估。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辅导员大多比较年轻,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兴趣。另外,学校针对微公益活动的资助也比较少,主要靠大学生的自筹或者拉赞助,经费的受限也会之间影响团队的建设、活动的开展以及公益的效果,缺少专业性。独立学院大学生性格更为个性化,微公益的创新思维比较活跃,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理。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微公益活动问题原因剖析

    通过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微公益现状的调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功利主义抬头、公益精神缺失

    虽然集体注主义和奉献经验仍处于主流地位,但是不能否认功利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入党、择业以及参加活动等方面的功利性。调查发现未参加微公益活动的学生部分原因有没有收入、没有证书、对自身发展无意等,由于不良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社会情感冷漠,以自我思想为中心,导致校园微公益精神的缺失,直接造成微公益活动缺少可持续性,60%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二)校内社团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从微公益团队内部来看,大学生负责人社会经验不足、阅历有限,针对活动的受助方认知不足,服务活动方案过于单一,不能与受助方的期望相一致,比如校园雷锋月的敬老院活动,因为没有认识到代沟、以及部分老人房间异味的困难,导致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社团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常导致各部门意见难以调和,从而降低团队凝聚力,如果不能得及时的处理,往往会进一步影响成员的向心力及团队整体实力,甚至于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三)学校引导力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微公益的理念认知不足,调查发现,大约10%的学生都没听说过微公益,一方面表明他们在主观上没有了解微公益,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的宣传不够;体现在独立学院部分大学生未能深入了解微公益的理念,甚至带有偏见或混淆概念,学校方面往往没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培训及跟踪辅导,导致校园微公益活动得不到专业的参考意见,迷失方向,影响其活动的效果。另外,相关激励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针对校内参差不齐的微公益运作模式,学校需要完善相关引导及管理机制,提高社团的素质,为这些校园微公益力量导引出一条合适的出路。

    (四)第三方配合不够、社会舆论误导

    接受校园微公益项目的受助方往往曾与多个微公益项目合作过。如果微公益这种 “小题”的行动,没有真正改善受助方的实际状况,如资助资金未到位、互动活动不顺畅等,都会影响受助方对微公益活动的配合力度,甚至可能加深双方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微公益项目的质量。另外,不乏有个别动机不纯的受助方,误导或者利用大学生的微公益活动,以骗取政策补贴或谋取个人私利为目的。社会舆论的差异化评判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比如社会舆论针对公益赞助方、合作方、大众参与热情以及社会信用的报告,都会对大学生参加微公益活动产生影响。

    四、独立学院开展“党建”+微公益活动的建议

    该建议基于当前独立学院师资匮乏与“两学一做”常态化、实践化要求所提出的。

    (一)加大“党建+”微公益宣传力度

    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微公益的信息复杂多样,很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维。因此需要加大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做到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借助“党建+”平台,组织专家对学生党员进行专业培训,采取QQ群、微信群以及公众号等形式,实时更新微公益的相关信息。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了解和践行微公益活动,积极树立公益精神,从“小题”入手,汇聚成“大做”的运行模式,实现“两学一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完善“党建+”微公益运行体制

    运行机制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发展,在经费紧张,师资匮乏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微公益体制,充分利用党员的先锋作用,进而形成健康的“传帮带”发展模式。党员应作为微公益的主要带头人和负责人,认真学习微公益相关专业知识,在复杂多样的微公益主题中,筛选、分析、策划最适合所在团队的活动。加强微公益活动的规划管理,比如专业的指导、规范的决策制定等,只有规划的管理,才能发挥团队的协调作用,活动收获更好的成效。

    (三)推动“党建+”微公益的校内外融合

    微公益活动始于校园,而不能终于校园,大学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也是推动我国未来“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的主力,是未来推动全社会微公益发展的主力军。所以依托于“党建+”的平台,关注并参与社会公益的话题和活动,积极推动校园微公益活动与社会的融合。校园微公益活动同样需要校外资源的支持,一方面寻求政府或者媒体的支持和宣传,另外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企业的力量,提高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公信力,同样可以借鉴企业的模式,加强微公益组织的管理。

    (四)促进“党建+”微公益融入课程实践

    微公益活动可以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比如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展义务维修电器、义务就诊、义务支教等活动;也可以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相结合,开展义务引导城市交通、义务打扫社区环境、义务慰问敬老院等活动。通过与课程实践课程的融合,既提高了公益服务的质量,也保证了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各高校可依托自身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各项公益活动和感人事迹。适时通过高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使大学生更多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五)创新“党建+”微公益项目平台

    独立学院“双创教育”逐渐融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微公益活动也可以与“双创教育”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类竞赛,掌握商业企划书的写作,构建更具创新性和合理性的微公益平台,促使更多的企业投资者关注微公益项目,构建公益活动互动“互联网+”平台,实时完善微公益活动涉及各方的信息,比如活动的受助方能或多或少地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反馈,有感谢、鼓励,也有评价、建议,正是这样的反馈,能帮助微公益团队实时调整,真实地从项目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龚慧芬.大学公益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1.

    [2]赵鹏飞,汪忠,等.公益创业: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模式[J].金融经济,2009年第20期116-118

    [3]陈鹏程等. 微公益视角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第16期19-20页

    [4]游敏惠 程 艳,大学生微公益现状及其引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58-63页

    [5]赵 楠等,微公益研究综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5期95-96页

    [6] 张伟莉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与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2期65-67

    [7]张远向,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路径的四维度建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1月68-70

    [8] 李  凯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公益发展路径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期66-67页

    [9] 陆梦莹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J]. 教育理论研究,2017 年第 4 期(总第 744期)150-153页

    [10]范 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微公益的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3月93-95

    [11]吴 红,杨昌春,微公益与大学生利他教育融合机制探析[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04-107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