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内容确定与实践策略
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内容确定与实践策略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燕红蕾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   燕红蕾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了我上每节课之前必思考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显然,阅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教课文,而应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所得。那每篇课文能作为语文教学哪方面的例子呢?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命题。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一)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本体性阅读教学”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有什么区别?首先,在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者应结合学段、单元的目标,贴切地设计出具有每篇课文应承担的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研制中,窥探一二:

    《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

    1.非本体性目标:(1)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2)读懂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会无私奉献。

    2.本体性目标:(1)关注文本特点。(2)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段落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初步感知对偶和排比的句式特点,培养想象力用“他的___,变成了____的___。”进行说话。

    此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者在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相应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研制。是立足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而设立的,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有效指导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朗读水平也是反映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导读有方”指在丰富多彩的指导朗读中,指导学生学会用方法去朗读,让学生习得方法,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1.提示语朗读指导,不是把朗读指导变成纯方法、技巧的培训,而是在师生共赏中,让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的对话中欣赏文本语言表达之美,或利用提示语,或补充提示语,感悟到朗读课文的方法,如抑扬顿挫,快慢缓急,感受到文字中的情感流淌。

    2.移情朗读指导,是朗读的重要方法,或通过创设朗读情境,或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像,如同身临其境,然后用自己有节奏的声音展现课文描写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验自己朗读的效果,感悟走进文本,读出感情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遇到类似文本,也能轻松地有感情读悟。如,在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在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清新的空气中读出向往与赞美。

    3.体验朗读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生活中曾发生的与之类似的事情或情境,把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文字中,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学会要善于把自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中。

    (三)学习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1.低年级阅读教学说话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本体性内容。此阶段,要重点通过课文的例句与例段中的句式或段式进行仿说训练。这样的本体性表述练习,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增强表达信心,激发表达兴趣,形成表达技能。低年级的阅读教材中,各种句式类型非常丰富,如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拟人句等。不同的语段表达形式也很丰富,如:总分式,总分总式,排比式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或段式进行说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表述能力的提升。

    2.课标中关于“复述”的要求很具体,但是“复述”的落实,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并无实际意义的方法指导,更谈不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本体性阅读教学主要抓住课文例子的特点,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练习,又给学生更细腻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说之有本,说之有循,说之有法,说之有获。  

    (四)学习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本体性阅读教学更关注充分发掘文本的价值,引导学生探究文章表达的方法,相机选择恰当的练笔时间,练笔内容,在适切性练笔中,把写作方法与表达技巧,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不断提高。

    1.探说明文表达方法,学会说明。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初步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其中,说明文教学的本体性知识应是说明文的语言文字,不是教生物知识、环保知识、科学知识等。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说明性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重点要积极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学文理,会表达。如在教学《赵州桥》时,教者指导学生对描写赵州桥美观的语段进行阅读感受,并适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大家能否学习文中的表达的方式,选一个古建筑,用一段文字展现她的特点。

    2.探叙事文表达方式,学会叙事。课本中许多叙事文都有精彩的场面特写描写,这是引导学生写好一件事例中精彩瞬间的最好范例。教者应紧抓这个本体性知识,引导学生在熟读语段的基础之上,探究其中表达的方法,适时迁移练笔。如在《飞雀》中,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研读作者是如何用很少的文字却表现出人物特点场面,指导学生通过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3.探写景文表达方式,学会写景。在写景类的文章中,作者会牢牢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出一幅幅优美醉人的画面。在写景文的本体性知识应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景写活?按什么顺序条理地介绍景物?如在教学《观潮》三、四自然段时,教者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之后,先研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钱塘江潮写得如此壮观?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美?在学生交流,情感朗读之后,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作者又是怎样有条理地介绍了这个壮观的景象?通过师生对话,学生悟出描写生活中的变化之景,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描写更能条理展现特点。

    课文只是个例子,蕴含了丰富的语文本体性知识,只要教师具有语文教学的“本体性意识”,合理制定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本体性目标”,紧紧围绕着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本体性目标”,轻“非本体性语文知识”教学,重“本体性语文知识”习得,相信每节课都能响起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