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区域课堂转型的路径探索——为素养而教,为思维而教
区域课堂转型的路径探索——为素养而教,为思维而教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韩玉猛

     

    五莲县教学研究室  韩玉猛
    摘要:落实“为素养而教,为思维而教”的教育理念,加强区域课改顶层设计,深化思维课堂建设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思维课堂基本模型,以活动为载体区域整体推进思维课堂建设,推动课堂转型,保障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思维;研究;模型;转型;路径。
    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以传授知识、讲解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必须转向——为素养而教,为思维而教。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全面落实“为素养而教,为思维而教”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遵循,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堂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区域整体推进思维课堂转向,改善课堂教学生态。目前,区域思维课堂建设路径清晰,课堂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核心竞争力增强。
    一、认识与模型
    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郅庭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和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培养起来的,即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是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出“为思维而教”的观点。《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一书也认为“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依然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一文(1961)中声明:“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学习就是学习思维”,“一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必须超越知识,培养思维。
    五莲县在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建设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思维课堂,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优质问题、主题活动、嵌入评价”为基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本模型为“一核心、两落实、三突出、四环节”。“一核心”就是以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两落实”就是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和思维导图运用,构建知识体系。
    “三突出”就是备课突出问题设计,突出学生活动设计,突出评价设计。问题设计有主问题引领,问题要有效整合,问题模块化、思维化;活动设计贴近学生,跟着问题走,有层次、有步骤;评价设计有规则和标准,适时、恰切,提倡嵌入式评价,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四环节”就是课堂上体现“思维导引——思维独立——思维碰撞——思维迁移”四个环节。思维导引即创设认知情境呈现主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思维独立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思维碰撞是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思维迁移是利用思维导图,系统归纳思维并开展思维训练。
    二、路径与策略
    思维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学生态内各要素深度碰撞的过程,既要整体系统规划,又要突出关键重点,抓住有效支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高点定位高标擘画,加强课改顶层设计
    1.课堂教学改革再出发。加强县域课改顶层设计,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教育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及有关专业人员为成员,以人为本,着眼未来,聚焦素养,高标准规划全县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深入学校开展听课调研活动,摸底子,查实情,看问题,找原因,谋划课改新思路。组织全县中小学业务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赴泰安实验学校考察学习“思维碰撞”课堂建设的经验。召开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现场会,印发《五莲县中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思维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作业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改革文件。制定各学科思维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吹响思维课堂建设的号角,启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
    2.实施专家引领战略。聘请青岛市南区教育局副局长张伟教授和天津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担任教育发展顾问,为课堂教学改革把脉导航。邀请“四合一”教学模式创始人冯绪初作报告,传播“四合一”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理念。召开全县思维课堂建设专题报告会、思维导图研究启动会议,聘请马莉等教授全面阐释思维课堂的内涵以及思维课堂建设的路径,启动思维导图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思维导图在思维课堂建设中的应用。
    (二)加强专业研究,深化思维课堂改革
    1.深化思维课堂项目研究。把思维课堂建设形成全县重点研究项目,启动思维课堂建设项目研究工作室建设,印发《关于推进课堂转型项目研究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项目研究工作室20个,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思维课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开展结构化备课、分层分类教学、互助合作学习、评价办法、问题设计、思维导图应用、知识体系构建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定期调度研究进展情况,组织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实施绩效考核,动态退进,提升项目研究能力,解决思维课堂建设中的问题。对思维课堂建设中出现的难题、关键问题凝练成课题,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研究和课题研究。确定思维课堂研究项目试点学校,培育典型学校、典型教师。
    2.扎实开展学科建设研究。各学科依据思维课堂建设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的本质,挖掘学科的独特思维和价值,凝练学科教学思想,提出县域学科发展理念,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推动思维课堂建设。如小学数学提出了“结构化思维”的理念,小学语文提出了“多元化读写”的理念,初中数学提出了“思维·价值”的理念。在学科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传播学科思想,引领学科发展。各学科依托思维课堂建设项目研究工作室提出思维课堂教学意见,构建了基于学科特点的思维课堂教学基本框架,编印了五莲县初中、小学思维课堂教学基本模型集,提供给学校,为学校、教师开展思维课堂建设提供借鉴。
    3.实施“一体两翼”教研模式。建立县级教研为主体,校本教研和联盟教研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研体系,实施“主题化、序列化、系列化”的教研模式,以思维课堂建设为教研主题,开展思维课堂建设研究。县级教研通过主题研讨、论坛交流、课例观摩等形式,传播思维课堂教学理念,推介思维课堂建设成果。教研联盟采用“主题式、系列式”等形式组织思维课堂校际展示及研讨活动,教研室跟踪参与。各学校落实“半日学科活动制度”和“四定一公示”教研制度,开展校本思维课堂建设研究。思维课堂建设研究多层次、立体化进行,教学和研究同步进行,保障思维课堂建设行稳致远。
    (三)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思维课堂建设
    1.开展思维课堂达标活动。根据“三突出四环节”思维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县教研室研究知识点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活动化、活动评价化的“四化”教学策略,确定思维课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制定思维课堂教学底线和高标准评价细则,开展分级(县级和校级)分层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全员掌握思维课堂的基本框架和操作策略。学校按照思维课堂教学标准开展校级分层(青年、中年)达标活动。县教研室按比例抽取教师组织县级验证式达标活动。对校级和县级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开展培训,直至达标。实施思维课堂建设县域通报制,定期印发课堂建设推进情况通报,总结学校思维课堂建设的经验,同时指出问题,提出意见。
    2.组织思维课堂研讨活动。围绕思维课堂建设中的问题特别是问题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等关键点,根据学校及教师需求分类组织思维课堂建设专题讲座、优秀课例展评、论坛等活动,提升教师对思维课堂内涵的理解。以同课异构、论坛研讨等方式开展骨干教师“订单式”送教到校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3.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等书籍,转变基于经验的听评课模式,引导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学校大学科每月组织一次,小学科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课堂观察活动。县教研室组织课堂观察讲座,明确思维课堂观察的纬度和主要的观测点,掌握课堂观察的实施方法,指导教师撰写观课报告,优化思维课堂“磨课”方式,基于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达思维课堂的核心。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厚思维课堂建设基础
    1.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每两年修订五莲县中小学“领雁工程”系列教师管理办法,淘汰示范引领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骨干教师。在评选方面重点体现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贡献,培育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每年分层次有序开展省、市、县三级级骨干教师课堂建设论坛活动、名师发展论坛,交流思维课堂教学经验,同台论道,引领思维课堂建设。
    2.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制定中小学教师分类分层培养方案,对全县教师实施分类分层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教师发展的需求适时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研训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到北京师大等院校开展科研能力、课堂建设能力研修。组织教师到江苏、北京、上海等名校跟岗或考察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县域内精选名师和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组织师徒结对仪式,成立由一名导师和二至三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协同发展小单元体。导师全面负责、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突出课堂教学、专业研究、论文写作。县教研室建立学科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表彰激励制度,依据教师教改成果、突出贡献、师生评价等因素制定评选标准,评选教学改革先进个人。通过教学工作会、教师节表彰大会及教育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
    3.创新组织学科素养大赛。每年组织教师全员参加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测试。县教研室统一命制专业知识测试题,突出思维课堂建设相关理论、新课标理论,成绩不合格者利用暑期再组织二次甚至多次培训。专业能力测试以“说课标,说教材,说课堂”形式进行,从校级初赛到县级比赛自下而上层层组织,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思维课堂的驾驭能力。
    三、效果与反思
    区域性整体推进思维课堂建设,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课堂基本实现转型。从知识传递转向思维训练,从讲解练习转向互动探究,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课堂上师生生命有了共鸣,心灵有了碰撞,思维有了流动。学生思维得到点燃,主动获取知识、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素养得到提升。
    当然,区域性课堂的转型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专业素养不高,对思维课堂内涵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对思维课堂教学指导的制度性设计还不完善。下一步,将持续强化以生为本、培育素养、发展思维的理念,总结经验,深化研究,推进课堂的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2]田树林,李宝辛.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3.
    [3] 汪安圣.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70.
    [4]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6,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