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中的史料教学
初中历史中的史料教学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李芳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有几百处之多,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史料,充分利用史料。

    一、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1、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与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逐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戊戌六君子”时,教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绝命词。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大量史料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培养。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如: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人何时因何而做?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背景等等。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我引用李鸿章的话:“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稍行见拙。海军快船快跑太少,仅足收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引导学生分析李鸿章说的是否符合实际以及这种说法原因何在。学生经过诸如此类的探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端,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3.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 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讲禁烟运动时,引用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充分说明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进一步说明了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文中的史料。新课程教材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配了大量的史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并利用。选配的史料中有些设计了较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更多的则没有搭配思考题。对于这些史料不能简单地让学生一“阅”而过,教师可以联系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史料教学应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有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学生要准确理解史料的内容,就必须将其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人们的观点、作者立场等相结合,否则,理解就可能有误差。教材中的重要史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生僻的读音、字义,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予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似的浏览。

    第三,在充分利用教材中史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补充。不可否认,教材中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编写的,是史料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死板地运用教材中的史料。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史料进行整合,也可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在学习《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采用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作为材料,设计了以下问题: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 2、是谁掠去了‘MACAU’,她在外漂泊了多久才回到母亲怀抱?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让她回来的?通过这些问题就将“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台问题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历史考试中引用的有文字、图表等不同的史料。其中文字史料又往往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而文言文正是多数学生较为薄弱的一个知识环节。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了失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抓关键字词的能力,将关键的字词与课文中的内容相联系;对于图表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含的信息,抓住表格的重点。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适当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史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地回答。通过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新情境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三、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史料本身的可靠性

    所用史料必须真实可靠,运用史料时应注意和注明史料的出处。在教学中,切忌把野史甚至是道听途说的内容作为史料给学生分析思考。对于有争议的史料,尤其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评价方面,引用时一定要向学生说明。影视文艺作品虽可采用,但采用时应要说明其来源及性质。

    2.史料选择的典型性

    选择史料时,要注意把握史料与课本内容的潜在联系,更重要的是选择史料一定要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具有典型性,在帮助学生认识历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史料运用的量力性

    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实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史料。要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篇幅较短的史料。

    4.史料运用的准确性

    准确运用史料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准确把握史料作用的目的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史料的过程,也就是教师精心进行筛选史料的过程。把握好史料运用的准确性,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收放自如,详略得当地用好史料。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实验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