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一个文化根基一诵经典传承——以经典诵读例谈基于语文的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个文化根基一诵经典传承——以经典诵读例谈基于语文的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 徐祥香

       

    【摘要】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圣哲前贤的哲思睿语以及灿若星河的文化经典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先人的精粹思想。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根基怎样弘扬与传承,经典诵读赋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将从经典诵读教育的现状,探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思考,总结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整合;渗透;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对我国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辞海》中,“经典”有两条解释:一是最重要、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二是古代儒家的经籍。现在所说的中华传统经典,一般以先秦经典为源头,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名曲与明清小说。本文中的“经典”指的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蒙学读物,例如“三、百、千”,以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中一些浅易懂的经典篇章。  

    一、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古代文学有着潮起潮落的变迁,不同的时代有他的代表文学。但是总体来说是一脉相承的,并伴随着科举制度将古代文学推到顶峰。而到了近代,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使传统文学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到了当代,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传统文学闻之色变,一度废弃。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主要表现在:

    1.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现在的中国人更乐钟过西方节日,例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而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则鲜有问津,甚至有人已经接受了西方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2.人们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西方国家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活动,甚至可以吃东西。很多家长和学者以此为据,批评中国式教育,尤其是对古代经典斥之为“目中无人”。确实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忽视个体自身价值的追求,例如《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有体现,以依附和言从为行为坐标、缺乏主动性。

    3.人们对西方教育观念的认同。在西方人眼里更加注重对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曾经就有个故事:一个幼儿园老师因为教了孩子一个0,而被家长告上法庭,理由是剥夺了孩子想象力的空间,最后这位妈妈胜诉了。在中国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随着西方思想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家长强调以儿童为本位。认为幼儿应该在大自然中接受陶冶、享受快乐,而读经是置儿童兴趣、需要于不顾。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人们走出国门感受到邻国日本有大和精神,韩国有棒子文化,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渐渐开始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文化根基怎样弘扬与传承,经典诵读赋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关注。

    二、解析经典诵读中存在问题

    在古代,“诵、读二字都有诵读义。诵是大声朗读和背诵,读是看着文章念或不出声的阅读。”而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诗文、文言文等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从九十年代重提诵读经史,已经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二十几年间从个别学校开展诵读经典到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在强调经典的重要,甚至有的学校开设了“国学”这一门课。然而经典诵读存在很大问题。

    (一)作品选择偏差

    很多学校都在进行诵读,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很多学校对于经典作品的选择缺乏科学性,主观性很大。很多学校和老师在觉得作品不错或者为了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让孩子盲目的读经典。事实上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来选择经典作品,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可以读一些韵律性很强的蒙学读物,例如现在流行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中高年级多读琅琅上口的古诗词,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一些古诗和简短的《诗经》篇章,而到了高年级可以加入些古文的背诵,例如《马说》、《陋室铭》、《爱莲说》等。

    (二)诵读形式单一

    诵读经典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优秀的文化中浸染。但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找不到有效的形式,除了读还是读,不能够变换读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只有齐读没有个别读。每天早读都是带着孩子们一遍一遍的读,忽视孩子们个体的阅读感受。天长日久,孩子们在面对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失去诵读经典的兴趣,久而久之诵读经典会成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只有死背没有诵读。有些老师指导孩子们诵读经典,更多的强调显而易见的结果,那就是背诵默写成果。有些诗文对仗工整、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可以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来体会他的内在含义。遗憾的是有些老师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孩子们诵读,少了体味的乐趣。

    3.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诵读是输入的过程,小学生经典诵读以输入为主,但也要有适当的输出,不能只进不出。输出要有效,可以通过读书比赛、作文中引用、故事讲解来灵活运用这些经典,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强化经典内容。

    三)诵读目标不定

    低年级孩子诵读经典有没有用,是一直困惑一线教师的疑问,也是经典诵读止步不前的一个原因。因为低年级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差,如果只是当纯的记忆而没有对内涵的理解体会,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并且很容易遗忘。教师忙活了一阵以后发现又回到原点,重新讲解,久而久之对经典的态度就是可有可无。儿童是否能马上吸收“经典”这一问题。实际上,对于3—13岁的孩子来说缺少生活经验,理解能力是薄弱的,显然他们不能够吸收“经典”。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是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认为“一个儿童基本的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懂不懂?不懂。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他懂,他有几十年去慢慢弄懂,然后一辈子有用。”

    (四)诵读指导缺位

    老师的恰当指导能让诵读事半功倍。有时候,经典的断句、语调、语气需要老师示范,并总结出规律,但老师忽视了。例如《弟子规》,《弟子规》的篇章很长,不说背单说能够诵读下来,对于孩子来说都要花很长时间。看到那么一大段文章,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可以对《弟子规》进行规划、断句,可以断句为“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几个篇章,规划一个月的时间朗读成诵,细到每天的任务。

    三、例谈传统文化的渗透

    北师大实验小学吴建民校长强调“学习传统文化需要科学的方法”。提倡学习不仅要要对教学中的理解、保持、运用三个环节引起重视,而且要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起来。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及时设计最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和进度,以适应小学生的需求。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编写教材时可以多运用图片解析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并结合课程标准要求选择文学经典,探索传承和发展国学经典的多种途径,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兴趣,获得一定的知识,从而达到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一)媒体演示:语文早读和国学课的资源整合

    每天我们都有20分钟的早读,每周有一节国学课,用来背诵经典诗文。孩子们擅长于形象记忆,多谋体具有生动、可变、易于传输等特点,正好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语文早读《12岁以前的语文》,可以和国学课时诵读《弟子规》整合,在国学课上可以先用20分钟播放《弟子规》动画片,孩子们会很乐于做这样的事的。看完以后再请孩子们说一说“看了这集动画片,你们看懂了什么呀”,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会说一点,通过班级的集体讨论,加深孩子对《弟子规》的理解。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与之相关的《弟子规》片段,再问孩子“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与《弟子规》中哪一段很像啊,说一说哪一句和动画片里的哪一句相对应”。《弟子规》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容易理解,但通过多媒体的输入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很容易记住学的内容,也减少了经典与内涵、多媒体与纸质书本的断层。

    (二)歌声引路:诗文诵读和白局特色的学科融合

    学校基于儿童素养的发展需要,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白局”作为学校特色文化进行打造。白局是家乡的,是传统的,是文化的,是多元的,是生动的,基于白局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必备品格修养。每周三下午所有语文老师开设白局课,诗文诵读和白局特色的学科融合可以既培养孩子们喜欢唱歌的天性,还可以陶冶情操,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点将诵读变得有节奏感、有音乐感。大家都知道古诗词曲是可以用来唱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古诗词曲失去了谱子,现代人有些给古诗词曲赋予了新的谱子,音乐婉转动听。例如《明月几时有》、《虞美人》、《满江红》等等,这些都是古诗词曲改编的,韵律婉转动听,朗朗上口。在普及传统诵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改变单一的形式,对内容进行创新,让白局和诗文融合,内容富有时代感,形式上和内容上创新,博采众长,更加丰富新颖,让孩子们喜欢。

    (三)身临其境:语文素养在活动课程中的提升

    经典诵读,着眼于发展孩子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语文素养的在活动课程中可以提升。

    1.声临其境

    有些时候,只强调读,只会停留在读的层面,而对经典的深层内涵缺乏理解。久而久之,诵读经典成枯燥而乏味的一件事,不但没有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反而成了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学习任务。例如《水调歌头·中秋》,在学习时可以先带领孩子们诵读;再和孩子们讲解一下这里面的小故事,可以配上表演;然后问问孩子“你觉得现在应该怎样读,才会更好点啊”,请孩子们读出来,读中体会。这样通过理解诗句中的故事,感受它的情感,才能诵读出它的韵味,读才会变得有意义。

    2.诗韵律动

    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很难有大的动作展开,只能局限于一方课桌。这时能够灵活运用的就是我们的身体了。例如在诵读《蜂》时,“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按照断句配以鼓掌,增强诗句的韵律美。这首诗可以鼓掌时富有激情,前三句节奏紧凑,最后一句鼓掌舒缓,富有感叹,感受感情起伏。通过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也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于诵读的喜爱,还可以通过富有节奏的运动,感受诗句中的情感内涵。

    3.动手动脚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相信孩子“孩子有能力、可以诵读好这些经典”。先指导孩子们诵读,感受语言的优美,然后再请孩子们“做小老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示范朗读时,相关学生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将经典作品诵读出来,让其他同学体会到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进而对经典产生喜爱之情,踊跃参与,也想争做“小老师”。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结合学校“让阅读教学课程化”的理论,在《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结合起来,结合学校教本以“学科实践”作为出发点,整合学科资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性和实践性的探究。中华传统经典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而非立竿见影,它靠的是耳濡目染,我相信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肖云儒.经典文化五提议[N].中国艺术报,2004.12.10

    [2]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6

    [3]周明仙.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学周刊:下旬,2014年第5期

    [4]苏明东,李云富,胡定洲.经典诵读为孩子点亮心灯[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4年第2期

     (作者单位: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