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学案例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学案例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吴 昊

      

    一、案例背景

    儿童立场是指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经验和情感需求,也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照顾到差异。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放大镜》为例,要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达成孩子的科学概念,就要站在儿童立场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展开教学。

    二、片段描述

    片段一:演示操作明确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一个放大镜,问:“谁愿意上台来使用一下放大镜?”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他是怎样操作的?”生1:“用放大镜来回移动,然后就看清楚了。”生2:“移动物体也是可以的。”师:“那也请你上来使用一下。”生2上台演示,教师在旁边帮助。师:“可以移动放大镜,也可以移动被观察的物体。看来有两种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课件出示两种观察方法:镜动法和物动法。

    分析:放大镜对于很多孩子是较为熟悉的,他们曾经使用过放大镜,但对于正规的操作方法却是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通过请一名孩子上台演示,能够充分暴露平时错误的或者模糊的使用方法,再结合教师的正规指导,能让全体孩子快速掌握这两种使用方法。

    片段二:用有结构的材料自主探究

    给每个小组准备同样直径不同放大倍数的双凸透镜 2块、平凸透镜1块,再准备同样直径的平面透镜1块、平面镜1块。学生观察探究后每组派一名发言人汇报。生1:“我们发现能够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是很凸的,平面镜片不能放大物体。”组内生2补充:“有放大功能的都是很厚的。”生3:“中间是厚的,四周是薄的。而且中间越厚的放大倍数越高。”师:“你们所说的凸啊厚啊到底是怎样的,能上台来画一下吗?”学生在黑板上画镜片的侧面——()、I)。师:“那怎样的镜片可以放的更大?跟双面凸、单面凸有关系吗?”教师按照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中间更凸或者更厚的镜片,放大倍数更高,从理论上来讲,相同直径的透镜中,球体的放大倍数最高。

    分析:有结构的材料能够让探究活动事半功倍,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话语,就能找出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所以大胆让孩子进行探究,将时间留给他们进行比较思考,教师只是引导孩子们进行思维碰撞与概念建构。

    片段三:科学拓展巩固新知

    教师出示空的烧杯、烧瓶、方形水槽等器具,让学生判断这些器具是否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并说出理由。生1:烧杯和烧瓶可以的,因为它们的形状类似凸透镜,方形水槽不行。生2:空的不行,要装满水。教师演示操作,让孩子们明白凸透镜必须是实心的。师:“如果想将平面透镜变成放大镜,你有什么办法吗?”生1:“多加几块平面透镜,变得厚一点。”多数学生反驳:“那还是平的,没有凸度。”生2:“可以磨一磨,把边缘磨薄一些。”又有学生反驳:“已经很薄了,不好磨。”教师适时出示早晨叶片上的露珠图片进行提示,并向每个小组提供滴管。学生往平面玻璃上滴一颗水珠,发现加了水珠的平面玻璃变成了凸透镜。师:“看来只要具备凸、透、实心特点的物体,都是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

    分析: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利用已经掌握的关于放大镜的相关特点来寻找或制作其它放大器具,理论联系实际,让孩子经历一些能力范围内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巩固科学概念,也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

    三、分析评价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在内容选取、活动设计、语言组织等方面,讲究层次感及艺术感,要用丰富的活动内容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起孩子的探究兴趣。在本课设计中,教师弱化了放大镜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领域这块内容,而强化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即放大镜的使用、结构特点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例如寻找生活中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利用水滴制作放大镜等,牢牢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教学用语方面,尽量做到简洁,同时要具有逻辑性;语气上要抑扬顿挫,利用诙谐的语言调节整体课堂气氛。

    思维能力的建构,是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引领,在探究与汇报交流中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本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汇报交流中适时引发相互质疑,通过思维碰撞,树立实证意识,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另外有结构的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探究材料的选择上要有所建构,例如本课中提供了同直径不同厚度的三种凸透镜、一面同直径的平面透镜、一个同直径的透明玻璃球,还给学生准备了烧瓶、烧杯、有弧度的玻璃鱼缸以及长方体透明塑料水槽等。当学生拿到这些材料,就已经知道该如何探究了。

    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尽量由学生在操作、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建构起来。凡是学生知道的,我们都不要讲;凡是能让学生在操作后得到的结论,我们也不要急于去说。“以生为本,教师为辅”,注重课堂的原生态。但当他们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出现困难或者只停留在表层时,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引导。教师作为交流中的一员,既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将现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能任其无序而为,而是作为引导者,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交流的有效和深入,让思维和语言有机联系在一起,最终建构起孩子的科学概念。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孩子的立场,尽量不干涉学生的探究,巡视时做到只关注不渗透,汇报时做到只引领不干预,在学生的交流碰撞中完善概念建构,达成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