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当务之急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当务之急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 周春丽

     

    “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内外,学生能够做到“喜欢课堂”的并不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生高效学习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有所改变。
     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差,进步慢,主要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因为学习不在状态,学习方式有悖于学生认知规律。对学生来讲,基础的好坏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业进步中更为重要。通过一些训练来改变学习状态显得尤其必要。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在传统教育观里是强制学生接受,在教材里充斥着成年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多是先贤圣哲们用毕生精力探索出的智慧和真理,这些智慧和真理的确很优秀,但是他们与学生生活离得太远,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只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因而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平庸和沉闷,学生也不可能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所以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已迫在眉睫!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恰恰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体验性和独立性,更多地关重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那么学生喜欢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师究竟该怎样教?学生究竟该怎样学?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现有的学习方式向理想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知道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需建立在上一轮学习已掌握到位的基础上,但因为时间或者一些其他原因造成遗忘,此时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那么这部分学生会学习的非常吃力,甚至有可能对自己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他们中的有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会假装听懂、人云亦云,也会参与课堂活动,但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有在独立解决问题或单独做题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当今有很多家庭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所以有些学生在父母的要求下,可能已经提前预习过,或者课外知识比较丰富。如果我们仍然按照假定他们一无所知的来教学,对学生来说肯定是索然无味的。时间长了,一部分同学会养成经常开小差的习惯,因为他们自我感觉已经懂了,虽然有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一部分同学会假装不知道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显得比较沉默。所以,在课前应该关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学习目标中要求学会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学生会在行动上告诉老师他的参与状态:例如他们阅读、画图、计算、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倾听等等。学生也会用身体语言告诉教师他们是否在积极参与:学习状态好的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饱满,当教师在学生中走动时他们的眼睛会追随着你并且闪闪发亮。所以,智慧的教师一定要能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是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针对上述的分析,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有所变化,通过有效的方式转变,来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教与学变得轻松、快乐、高效。我们的想法是课堂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搭建合作的平台,让学生之间用他们共通的语言、方式交流、切磋;用探究的方式激发其自身的潜能;通过自身体验让其自然进入学习的角色。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自主式”的; 当然“自主式”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作学习的主人,即: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内在学习动机的需求下进行学习,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感兴趣,不是在逼迫的状态下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显现出来。比如新授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或者是安排学生有目标的自学,对于课本中一些不会的知识,他们会自己主动的借助一些参考材料或去翻阅资料,有条件的可能上网去寻找解决办法,甚至有些同学将自学更多一些知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得到了提高,也就不用教师去让他们背公式、法则、段落,去记名人、事件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原来“让我学”,就会变成“我要学”。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互助学习的一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要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新课标突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把学习的互动聚焦在生生之间。让他们通过最易沟通的方式,共通的语言,将学生搜集资料共享,通过讲述、争执达成一致的认识,从而形成各自的知识系统,这样通过学生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我们原来的课堂太过枯燥,大家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要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有利条件,做好“体验式教学”的尝试,“体验式”就是要老师们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某些学科的学习是离不开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的,因为一些场景离我们太遥远,或者是一些知识太抽象,学生学习时接受起来太困难,而体验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用的就是影像资料,比如一些课上做了课件,播放场景图片或者视频,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感到枯燥和远离自己,学生在观看中体验,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自然进入角色。
    总之,大家要想办法改变现有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过去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把苦读书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为学生的快乐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大家必须做到“以学论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注意中心,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教学活动和一切调整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只有做到了“以学论教”,“教”与“学”才能和谐,和谐的课堂教学才能出现,我们向往的理想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刘村张店联合小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