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结合荷风莲韵 形成校园特色
结合荷风莲韵 形成校园特色

来源:教育文化.月刊 作者:李先彬

     

    重庆市大足区复隆实验学校  李先彬

     

    我校是一所完全的农村学校,也是大足区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2012年的9月。它的前身是大足区复隆小学和大足区复隆中学,两所学校都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都曾是蜚声市内外的名校。我校曾四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学校办学业绩分别被重庆市教委、重庆国际友人研究会收入《重庆市教育大观画廊》和中华创业者丛书《中国揽胜》。

    一、花样校园迷人眼

    六月的大足,沐浴着浅夏的暖阳,生机盎然的气息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我校在这个季节里显得分外多娇,远远就有阵阵荷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闭目吮吸,沉醉其间。漫步在淡雅、宁静的校园,但见新荷点点,夏荷悠悠,处处荷影,时时荷韵。荷风、莲韵、藕香、蓉情,以及校园的一草一木,孩子的一颦一笑,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浸润荷的高洁,莲的清雅。看,“爱莲池”里荷叶连连,随风摇曳;“太空荷塘”内花娇红玉,玉立亭亭;“荷花溪”潺潺流淌,艳影清漪,好一个如诗如画的花样校园……

    简陋办学条件,心怀教育精神。伴一路悠悠荷香,一路书声琅琅,不觉已来到位于底楼一个角落的校长办公室。在这个有些低矮、潮湿,顶多只有8平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一个书柜、一把电扇、一台开水器、一张办公桌。很难想象,这就是我公室的所有“家当”。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只要有教育精神在闪光,房子再陈旧、设施再简陋,同样可以办出有特色的好学校。

    革新吐旧成长,实现平中见奇。我出生于1966年,是在革新与吐旧间经历和成长的一代人,最富有理想主义和务实精神,是其最明显的时代标签。1985年,我从大足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先后辗转大足桥亭村小、盐河点校、复隆小学、复隆实验学校。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到一校之长,我事业路上所走过的每一步,一如这些年复隆教育的发展,平和平实却又平中见奇。

    学校陷入困境,临危受命创新。熟悉大足教育的人都知道,由大足区复隆中、小学两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复隆实验学校,是大足区于2012年9月率先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隆中、小学的教育品牌在市内外可谓声名赫赫,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争相追捧。然而,到201 1年时,复隆中学却因诸多因素制约,教育质量一度滑入低谷。质量差、人气差、斗志差、声誉差等多重困境,让我校曾经的辉煌风光不再,艰难度日,苦撑待变。

    就在人们认为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2012年9月,伴随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复隆中、小学合并成立新的复隆实验学校的英明决策,怀揣报效复隆片区人民的一腔赤诚和振兴复隆教育的满腹豪情,时任复隆小学校长的我,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先进的办学理念,高超的领导艺术,独特的治校韬略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在上级领导、学校师生以及十里八乡父老乡亲信任与期待的目光中,上任于危难之时,授命于多事之秋,履新复隆实验学校校长。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我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唯有拼命前行,才能找到出口,即使路上荆棘重重。

    分析教育现状,形成独到特色。但进取又是何等艰难,百废待兴的我校将是何去何从呢?突围振兴路在何方?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力,才有品牌力。再差的学校,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走马上任后,以我为首的新一届复隆实验学校领导班子,不是挖空心思抢生源,不是倾注财力引名师,也不是题海战术抓分数,而是对复隆区域教育现状及学校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社会资源等进行摸底、诊断与分析。

    找到振兴突破,打造特色校园。通过深入、广泛调研,终于找到了学校突围振兴的两大突破口:一是充分利用复隆当地是荷花之乡的区域特色优势和中国太空荷花第一人、素有“荷花界的袁隆平”之称的荷花大王、重庆雅美佳水生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德均是学校校友的人才技术优势,对中国传统的荷花文化元素进行充分挖掘、提炼,打造以“与荷花同行,做高洁之人”为主题的荷花文化特色校园品牌;二是继续建设好学校早在1985就首开先河成立的学校少年科学院,深入开展多元科普活动,打造科普校园。

    二、荷风莲韵竞芳华

    我校随即成立了以我为组长,以荷花大王陶德均、曾荣获“重庆科学技术先进个人”称号的原复隆小学校长陶朝和等为顾问的荷花特色文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凸显荷花因素,丰富文化资源。我校橱窗、黑板报“知荷”“赞荷”“敬荷”等内容图文并茂;由“荷之秀”“荷之奇”“荷之艳”“荷之趣”“荷之雅”5个部分共1000余幅荷花摄影作品组成的百米荷花特色文化墙,以及由荷花画、荷花诗组成的荷花特色文化走廊美不胜收;每个班级均以荷花文化命名,小学部有小荷中队、新荷中队、花蕾中队、花仙子中队、美莲中队、爱莲中队,中学部有咏荷班级、别样红班级等;在校门、会场布置,有关材料封面设计,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创作,各种主题活动,学生实践活动中均渗透、凸显荷花元素;收集了荷花起源、种类、种植、用途、品格、诗文等校本资源50余篇,教师编写荷花校本教材10篇,丰富了荷花特色文化资源库。

    建立广泛联系,举办各类活动。我校与雅美佳水生花卉有限公司、凯旭水生湿地花卉公司、崇信水生湿地花卉公司取得联系,将他们的荷花种植区作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校内的小实践向校外的大实践延伸创造了条件;还创设了荷花特色文化定期研讨机制,将每年7月定为学校“荷文化”研讨月,每年10月为校园“荷文化”艺术节,以荷文化为主旋律,举办师生摄影展、书画展、美文展以及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

    定期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热情。成立了文学、摄影、绘画、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以及荷花小记者站,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及采访活动,带领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太空荷花育种、荷花茶、荷叶茶制作、采摘莲蓬,到重庆大学参加“植物之旅”等活动;学校给学生每人购买l至3个荷花盆,并统一编号,然后按一至三年级学生每人一个盆,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两个盆,七至九年级学生每人三个盆分给学生,做到责任到人;每年进入四月,是我校孩子最忙的时候,装泥、盛水、播种、施肥、杀虫,每个步骤全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我校三至九年级学生现已能熟练掌握荷花的育种,种植、管理技术;在“与花为伴”的日子里,学生护花、赏花、画花、写花、拍花……每一个环节都有记载,有测量,有观察记录,有绘画图片,有摄影照片,情感体验、审美情趣、童心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并在实践中增强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我校评选出优秀荷花种植班级、小组、个人等,还评选了最美的荷花、最奇特的荷花、最美荷花仙子和最美荷花王子等,这一展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种植荷花的热情。

    搭起花卉基地,学习荷花精神。如今,我校已建起了爱莲池、太空荷塘和荷花溪,种植太空荷花50多种和其他水生花卉40多种。师生参与各种植物育种达5万株以上,其中太空荷花育种2万株以上,种植荷花5000余盆,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每到夏天,校园就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荷花世界;冬季来临,荷花枯萎,学校一盆两用,让孩子们又在闲置的荷花盆里种上水仙,不仅让花样校园实现夏有荷花冬有水仙,更让师生领悟“像荷花一样高洁,像水仙一样奉献”的品性,并渗透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之中……

    三、校园无处不飞花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2013年。我率我校全体师生因地制宜接地气,整合资源寻捷径,借助外力求发展,把植物育种、航模制作、科学考察、天文观察等多元、跨界科普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很快就重拾起少年科学院往昔的辉煌。

    开展科技教育,获得硕果累累。其实,早在1985年,我校就成立了大足县唯一的少年科学院,并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不少学生在省市乃至全国的科技活动中获奖,长大后成为了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中央电视台委托重庆电视台到校摄制了专题片《一所乡村小学的少年科学院》,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副部长宋东升亲临学校视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少科院可谓享誉全国。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少科院工作未能深入开展下去,少科院曾一度艰难跋涉,徘徊不前。

    吸纳科普人才,丰富科普活动。我校特聘陶德均为学校少年科学院院长,重庆大学《大学科普》杂志社执行主编靳萍教授为名誉院长,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院刘夙博士为名誉顾问;中国宇航学院院士杨俊华、嫦娥奔月副总设计师于登云、陕西省航空学会秘书长  、向河等专家亲临学校调研,指导孩子们航模制作;西北工业大学和重庆航空航天职业学院为学校捐赠了Y20、歼10、歼11、u-25全模拟仿真模型,让孩子们的“学科小天地”更加丰富;学校开通了与陕西省青少年“航空筑梦”在线网络平台,成为陕西航空在线教育的试点学校。“大学科普进大足跨学科科普活动”于2015年在我校成功举办,学校科普教育受到与会领导的频频点赞。

    开辟实践基地,打造生态校园。我校开辟了3个600亩以上的大型科普实践基地,建起了实验室、活动室,成立农业科技咨询中心。近年来,该校学生开展太空荷花育种、水仙育种、桑椹育种、菊花育种、柳树育种、马蹄莲育种、香菇草育种等多种植物育种达5万余株,育出的种苗大部分用于绿化美化校园,打造校园特色,改造生态环境,支持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扩大教育影响,形成自我特色。我校如今已然成为大足当地乃至重庆的一个教育品牌,其影响如清荷涟漪一般正在向外一圈圈扩散。

    我校的办学成绩受到中国科协、重庆市科协、每日科技、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华龙网、《大学科普》杂志、大足区教育网、大足日报、大足手机报等媒体及官方的广泛关注,多次对我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

    学校被重庆市文委授予“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被大足区科协命名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重庆市大足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室”等;被龙水镇政府、区教委授予“荷花特色文化校园”;被陕西省航空学会授予“陕西航空教室”;被重庆市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会《大学科普》编辑部授予“‘苹果树’大中小学科普创新示范基地”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