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让随迁子女共享城市教育的公平
让随迁子女共享城市教育的公平

来源:教育文化.月刊 作者:陈康金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 陈康金

     

    为了生活得更好,许多人从家乡来到繁华的都市,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而这些人的背后,往往站着跟随他们不断迁移的子女。纵使城市学校敞开胸怀接纳了随迁子女,如何让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融入城市享受应有的教育公平,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融理念指导教育

    自从我校开始接收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我校学习。学校2013级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67人;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翻了1.5倍,三个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总人数的近60%。然而,外来务工子女在给学校带来活力、丰富城市孩子的认知与情感的同时,他们身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他们的家长大多忙于生计,基本没时间照顾孩子;有些孩子来自偏远山区,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更不用说是体恤和关注孩子情感方面的缺失了。由此出现了各种问题:孩子们地域不同导致语言不通;教材版本不同、教学进度不同等原因,导致班级学生成绩差异较大;生活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因“情感饥饿”产生自卑、紧张和逆反等不良心理。

    随迁子女陡增的时期,也是学校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校提出的“合融教育”理念,虽然更多指向“互联网+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变革,但也成为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指导思想。学校每学年都坚持开展各种艺体类、科技类的校园活动,让所有学生在“合”“融”的氛围中不断融合;校方多次与区公交公司沟通协商,争取公交班车定点定时接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下学,并安排行政人员值班跟车,还从镇财政为每名学生争取到每年200元的乘车补贴;随着进校学生群体的变化,近几年学校还涌现出一批“爱心团”。

    因材施教教学之有法

    改革使东庐中学渐渐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初中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师资力量弱、生源质量差、教学研脱节等校情,学校开展了“教学合一”的改革实践,最终改变了当时盛行的“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让教辅资料不再“满天飞”;通过研制和使用“讲学稿”,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较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改革实践一直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参观学习者。

    进入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共同享受着这些因改革而收获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由于这部分学生大多来自农民工子弟小学,有些甚至是从外地的乡村小学直接进入公办中学,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差,因此,学校降低讲学稿设计的起点,减小坡度,铺垫好台阶;同时整合小组学习,推行“生生小组长,师师班主任”的“班内走课制”,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既避免了分好差班的弊端,又让这种差异成为了教育资源。

    学校除了对随迁子女中的学困生进行常规心理分析和疏导外,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精准帮扶”,比如要求班主任每天利用午自习时间,安排课代表布置几道课堂教学中的基础题给这部分学生,之后还安排课代表批改、订正、讲解等。在教学工作方面,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了精细设计。比如:用好课堂教学的前5分钟——因为只要学生课前认真预习、作业自己独立完成,基本都能在那5分钟回答老师的问题,由此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讲解始终贯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布置的作业少且精——只要能完成讲学稿中“巩固延伸”的规定题量即可,同时教师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及时讲解和分析。

    教育科技融合初试

    正是在办出“既有土和地域特色,又富时代气息、具有品牌价值”学校的过程中,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和本地学生一起,共同感受着跨越的节奏。

    “东庐讲学稿”的发展从手写、蜡纸刻印再到电子化0.0版和“讲学稿+多媒体”1.0版。自2015年下半年起,学校开始尝试以“讲学稿+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2.0版讲学稿的使用,大量进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赶上了从1.0到2.0的大跨越时代。新版讲学稿利用快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和遍布全国各地的会员校资源,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课上、课下的及时互动答疑,实现了跨地区不同学校教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备课、评课交流。

    不久前,在上级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下,学校配备了课堂使用的平板电脑。学校每位教师和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实现了上课时人手一“本”。学校还与专业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录播教室、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等资源,在学校的每个教室中都装配了云教学系统平台和云录播系统。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让课堂更具时代性和进步性。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随迁子女,都能在同一间教室,感受时代的进步和自身的跨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