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来源:基础教育 作者:林文英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   林文英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是一种最为直接、常用、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若想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就必须要切实有效地搞好朗读教学。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议论怎样搞好朗读教学,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由此可见,在新的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语文教学的“热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情感的传递,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及朗诵热情。此时,教师若能使语文朗读教学与情境教学法有机融合,那么这会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一方面,这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朗读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朗读给予他们的快乐。
      例如,在引导学生朗读《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月光曲》的具体内容,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展示丰富的图画、播放悦耳的音乐等方式,来创设一种生动逼真、愉快活泼的朗读情境。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振奋人心的旋律——贝多芬的《月光曲》,当教师打开音频的那一刻,动听的旋律便飘入了学生的耳中。此时,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为之一悦,于是,他们满怀欣喜地进入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曲罢,音停,疾风骤雨般的旋律依旧萦绕学生的耳际。再次,教师趁着学生的喜悦心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一边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营造了一种和谐愉快、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还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对朗读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朗读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表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在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增加朗读教学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从而提升朗读教学质量。
      例如,在开展课文《西门豹》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确定课文中西门豹、老大爷等角色的扮演者:学生甲扮演“西门豹”,学生乙扮演“老大爷”;其次,教师对学生甲说:“你扮演的角色是西门豹,那么你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更好地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呢?”学生甲说:“我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表现出西门豹的机智与聪明。”接下来,教师对学生乙说:“你扮演的角色是老大爷,那么你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呢?”学生乙说:“我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表现出真诚的态度。”再次,学生甲与学生乙开始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得十分投入,十分认真。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教学活动,这有效地提高了朗读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三、耳到心到、体会感情
      朗读的更高境界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要让“有感情地读”落到实处。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这种设计和处理。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但是朗读不能光从技巧上去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的揣摩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每个人的语气也是各不相同,但都是充满感情的。学生用自己已有的人生体验来朗读课文时,每个人、每一次的朗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以感情为媒介,点化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强化和激发了学生的感悟,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富有个性地、自主地、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我们语文朗读提出的基本的要求。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充沛。“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朗读能力逐步提高,才能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之,朗读在小学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掌握有效合理的朗读方法,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明确目标,读语结合,练评结合地开展朗读才能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情感,又有灵气和创新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潘文雅.浅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
      [2]张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朗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