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美术课堂情境化教学策略初探 ——以美术课《万花筒》为例
美术课堂情境化教学策略初探 ——以美术课《万花筒》为例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杜亚林 周彩云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  杜亚林  周彩云  

       要:美术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期以来,情境化的教学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课堂上对教学活动参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万花筒》一课为例,从创设大情境激趣;创设实践情境,培养探究精神;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创意实践能力;创设人文情境,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美术课堂情境化教学策略的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情境教学

    美术课堂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营造,要求学生能亲身感受、亲自体验、亲身参与到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更为深入、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接受美术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那么美术课堂情境化教学就势必要形成策略。

    一、创设大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情境化教学中,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个氛围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环境也就是我所提倡的大情境。我们有责任努力营建一种和谐而又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那么什么是大情境呢?大情境可以是围绕假设的一场舞会、一次比赛、一次展览、一次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美术活动,使学生乐于入境、乐于体验。我们教师往往在开课伊始会通过谈话导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但是中途或者课的尾声这个情境就没有了踪迹。美术课堂大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大情境是一堂课的最初任务和最终目标,它作为这堂课的主线贯穿始终。

    例如在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万花筒》一课中,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创设了“竞选附小校园美化师”的大情境,告诉孩子们今天这堂课孩子们完成的设计作品,只要符合要求有创意就能够被征集为美化校园的装饰品,并且教师还利用录制的视频让陈校长亲自给孩子们颁布了这一决定。这样一来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立马营造起来了,有利于学生积极勇跃地抒发和表达个人感受,这也有益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美术课堂也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进入到创作阶段,该校陈校长的视频再次出现,给孩子们讲述设计的具体要求。在课的尾声,播放的视频中再次出现陈校长的声音,他对这次设计任务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满意,给于了鼓励和期许。这样一来这个在开课伊始设计的大情境就很好的贯穿了整个课堂,有始有终。

    二、创设实践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开始重视以学生的学为本,教学也开始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但是对于美术学科的实践性的实操活动依然涉及较少,容易使得学生对美术缺乏直观形象的理解,学生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也是因为缺乏长期的实践操作的练习。所以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创设实验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万花筒》一课中,教师就没有采用传统的让学生直接观看欣赏万花筒产生的花纹的方式,而是采用“摸一摸、玩一玩、拆一拆”的系列实践活动展开新课。教师首先拿出装有万花筒的神秘黑色袋子,请几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然后猜猜是什么,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第二个环节老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万花筒让学生玩一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万花筒成像的特别之处,然后在汇报交流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发现,比如万花筒成的像是对称的、旋转万花筒花纹也会变化、万花筒为什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花纹?最后教师让孩子们带着自己发现的疑问拆开手中的万花筒,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就是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发表见解,再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也很好的利用实践情境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我们经常说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也源于生活。因此,教师更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体验时,结合贴近学生的一些生活实际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帮助孩子们通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再引导孩子们利用一双能创造美的手去美化生活。

    例如在《万花筒》一课中,教师想引导孩子们知道利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本领描绘的“万花筒花纹”是可以很好的装点我们的生活的,于是有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化设计,教师在欣赏示范作品的环节就巧妙的拿出了废旧T恤、废弃盒子等生活物品和进行了花纹装饰的生活废弃物进行对比,孩子们发现原本生活中打算丢弃的物品,经过美化装饰变成了美丽而实用的笔筒、花瓶、表演服装等艺术品,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更加强烈了,也打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

    四、创设人文情境,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美术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备从教材中发现课程中蕴含的人文文化内涵。

    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肯定是身临其境的人文情境教学,这远比几张图片、几段视频来得更具震撼力,也更能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和共鸣。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远远无法满足美术课堂对于文化内容资源的大量需求,我们不可能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博物馆、展览厅、风景区,那么如何有效的创设人文情境呢?

    例如《万花筒》一课,教师就利用互联网上的博物馆VR带看功能近乎于实地亲临现场的观看了春秋战国以来我国中心对称的传统图案 。现在互联网高度发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博物馆、美术馆、民间工作 坊、画展等艺术资源,或是自然、山水人文资源,让学生在延续性活动中,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 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存在现状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感知、学会审美、学会判断,从中汲取大量营养,才能对美术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从而提高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为整体和有深度的设计实践任务驱动的大情境、融入实践情境 、生活化情景 、人文情境以此更好地展现出美术的教育价值 ,让美术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中需要持续探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晋 .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教育, 2019(50)24.

    2]尹少淳 .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J].新课程评论, 2019(2):11-12.

    3]孙永智 . 基于核心素养下美术课堂情境创设的几点探 索[J].高考,201936:1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