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儿童人际交往之浅谈
儿童人际交往之浅谈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韩旭

     韩旭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人际交往这个题目涵盖很多的内容,人际交往的雏形由来,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沟通与表达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内容。关于儿童的人际交往则更大程度上带有儿童这个年龄段的特质,接下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依恋类型为我们的人际交往注入了底色

    我们知道一个人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也可以说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主要受早年养育期间与主要抚养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也即现在经常提到的原生家庭论,一个人早期的养育过程会对他今后的工作、生活和个人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心理学在做了大量实验后将依恋关系的类型分为几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简单来说,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生活中会表现出安全和自信,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会表现出疏远和冷漠,矛盾型依恋的孩子会害怕陌生环境并有分离焦虑。最初这些表现都是来自于和妈妈的互动中的一种交往模式,慢慢的随着长大这种依恋模式就会带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作用于他们的人际交往。

    依恋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人与这个世界关系的底色,但绝不能绝对化的看待问题,更何况对于青少年儿童这个群体,他们还处在身心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大可塑性,所以只有了解了孩子,了解了养育过程的重要性才能引导我们在为人父母的路上不断改进,同时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断衍生出的问题。

    二、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提升人际交往中的共情能力

    人际交往不能怕麻烦别人

    我们每个人不是孤岛,否则我们的世界将是暗淡无光的。人际交往怎么形成的,那就是在与人沟通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俗话说:有麻烦,才有关系,不要怕麻烦别人,更不要怕沟通,妄加猜想只能让沟通变得更加困难,举步维艰。所以,《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这本书中就提到了几种依恋关系类型以及麻烦别人的重要性,当然这种麻烦肯定也是建立在别人能力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麻烦,适当的沟通不仅会增进彼此的情感,还会相互满足被需要的感觉。

    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技巧

    在讨论沟通的技巧前,我们先来看看沟通的功能。沟通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指令命令,沟通是在交流中融进情感维度,不论是语言性的,还是非语言性的,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如果一旦注入了情感因素就会构建对方自发性的、创造性的、隐喻性的语言的发展,会唤起对方想要继续交流的愿望和表达,而不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做一个植入性的教练官,你的沟通需要生命活力。

    三、恰当的表达方式是人际交往的灵魂

    1.感受性的表达方式会拉近人际交往的距离

    如何教会孩子表达,直抒胸臆的表达?还是小心翼翼揣度对方心思的表达?我想NLP这项心理学的表达技术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记得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讲到了一个例子:一位女士骨折在家待了三个月,上班后见到的每一个同事几乎都在问相同的问题:你到底怎么摔的?在家是怎么度过的?需要多久康复?等等,这位女士说自己都快回答崩溃了,这一天她回复了不知多少遍,而且也似乎感觉不到有谁在真正关心她,说自己都想把自己摔的经历及在家看病的经历写完后公示出来,省得一一回复了。这位女士还说正当自己心情很复杂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位同事的声音:“你委屈了,受罪了。”顿时,她的眼泪流淌下来,她觉得有人读懂她了。是呀,原因何在?因为这位同事说到了她的感受,NLP在这里有个模型特别形象,讲到了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最容易谈论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层面,而这一层面是最表层,不能触及到人的内心感受的,更不能与人发生共鸣,所以有句话说的是“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NLP里还有好几层,我就不逐个说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多一些感同身受的表达,多一些真实的表述,孩子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减少了逆反心理,同时也学会了与人沟通时的说话模式及站在对方角度体谅的共情能力。

    2.正向表达会增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和美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习惯了的表达模式,总喜欢将自己内在的需要和期待用负向的表达方式来跟身边的人沟通,特别是结果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时,负向的表达(包括赌气、指责、抱怨、攻击、辱骂等等)就会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卷入人际关系的纷争中。从而我们的生命能量都损耗在这里毫无意义的纠缠里,也许因此而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可到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被满足的喜悦感、更无法享受到彼此沟通中的快乐。所以,让我们来学习用正向的表达(坦诚的、快乐的、尊重的、清晰的、不带任何指责和批判的表达方式)来沟通,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的和谐而美满。

    四、尊重生命特质,尊重有效的人际交往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辩证看人际交往的问题,不可强求,要尊重孩子,尊重每一个生命特质。我们知道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成年后的人格类型更是有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特点,并不能单纯的说哪种类型的人格好,应该说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忧劣。比如外倾型人格特点比较喜欢人际交往,而且外倾型的人从人际交往中更能获得资源,这种人会有更多的朋友,生活中也不乏快乐。而内倾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甚至是一种消耗,这类人喜欢在独处的过程中得到能量的供养和补充,他们更善于思考、内省,在很多领导里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人格特点。所以说,并不一定要逼着孩子非跟小朋友一起玩,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顺其自然,当孩子有需求时,有意愿和外部世界发生连接时,他们会主动发起的。

    注入健康生命底色是我们共同的努力,只有了解了孩子交往的常识,才能指导孩子如何与同伴交往,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