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三元一体:小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实践探索
三元一体:小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实践探索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向尧 尹洪 闫丹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  向尧  尹洪  闫丹

    摘要:当下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分散、随性、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突出问题。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实践是致力于构建一套整体的、系统的、衔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它是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战略的积极回应;是助力学生品德完善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解决当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弊病的有效尝试。本文中的一体化实践体现为“三元一体”的实践:构建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体系;搭建整合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营造全员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氛围。

    关键词: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实践 ;三元一体

    我国由来重视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进入新时代,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分散、随性、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突出问题。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是致力于各出这些弊病,通过构建一套整体的、系统的、衔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来真正起到凝心铸魂的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实践的现实背景

    一体化实践是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战略的积极回应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4年,国家就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作为国家的重大部署战略方针之一被高度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11月也正式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政治文件的形式突出了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跨越15年的两份纲要文件,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面向对象、实践载体、浓厚氛围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这证明国家致力于有规划、有系统地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一体化实践,以真正达到培养全民爱国情怀的目的。

    一体化实践是助力学生品德完善发展的客观诉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国家对教育的最终目标。人不断走向发展、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全面、系统与自由有机统一的过程。爱国品质是学生个人品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真正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应该是碎片化、割裂化、分散化的工作。因此,构建一套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爱国品质,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完善发展的中国公民。

    一体化实践是解决当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弊病的有效尝试

    步入新时代,加强我国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却呈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多分散在品德与生活等学科之中,且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没有做分类、分段的梳理,缺乏明显的连贯性、衔接性和系统性。另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呈现出陈旧的样态,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的真实经验。第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呈现出分散、断层、随意的特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多依托德育活动,遇到大的节庆和重大时事时方才临时开展。爱国主题活动缺乏学年、学期、乃至每月的计划性和连续性。第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比较单一。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主义教育的渠道比较有限,没有专门的衔接性课程;主题课外活动也比较稀少。单一的教育路径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强度和效果,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不能得到有效浸润,难以内化于心。第四,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没有与家庭和社区形成无缝的链接,各自为一张皮,甚至家庭中父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效果。

    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实践的一种范式:“三元一体”

    本文中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实践即是要做到三个元素的一体化实践:目标内容一体化、实施路径一体化、环境氛围一体化。具体来讲,“三元一体”的实践即是依托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实施原则,构建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体系;搭建整合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营造全员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氛围。

    构建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具体表现为: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内容要突出逻辑性、层次性和阶梯型。在目标体系上,在内容体系上,既要全面覆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育内容,又要遵循小学生低中高三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侧重性开展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构建既是一体化实践的核心,也是一体化实践表现的纵向衔接维度。

    搭建整合式的实施路径表现为整合多种途径方法,体现出教育路径的全面化和系统化:既要有在长期经验中积淀出来的旧路子,还要有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新途径;既要突出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课后体验生成的功效;既要有校内活动,又要校外实践。实施路径的整合既是是一体化实践的关键,也是一体化实践表现的横向贯通维度。

    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氛围表现为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境领域,将学校、家庭、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融汇贯通,杜绝教育断层、不一致的现象。全员育人的环境营造既是一体化实践的保障,也是链接一体化纵向和横向维度的纽带。

    “三元一体”校本实践探索

    构建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体系

    从纵向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实践即是要构建学段衔接性的、由低到高的、由浅入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体系。

    构建结构化目标体系

    根据国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文件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应从初步了解国家基本知识、树立朴素爱国情怀、产生力所能及爱国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对国家的基本认知能力,掌握关于国家的基础常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的国家知识包括对祖国自然山河、领土版块的知晓;对国家悠久历史中孕育的灿烂文化的了解;对国家古今榜样人物的知晓;对象征国家的基本符号的认知;以及对国家基本政体和政策的初步感知。认知能力往往是情、意、行产生的基础,认知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国家情感的浓烈程度。

    其次,要激发小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对国家怀有喜爱、依恋和自豪之情。低段的小学生刚刚进校,要培养他们对国家的亲切感,让他们愿意了解自己所在的国家并去喜欢自己的国家,滋生他们朴素简单的爱国情感;中段学生喜欢动手实践,要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让他们与国家产生持久的情感联系,激发他们对国家的依恋之情。高段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到逻辑抽象过度,自我意识也在慢慢增强,此阶段要注重通过国家的时事、取得的成就去激发他们对国家的自豪和骄傲之情,并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初步萌生发展壮大国家的使命感。

    最后,要促使和鼓励小学生产生一些力所能及的爱国行为。小学生的爱国行为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日常的文明行为习惯加以形成,另一方面,在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爱国认知,并获得一种朴质的爱国情感之后,还可以主观鼓励他们去践行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国行为。首先,结合小学生行为守则,促使爱国行为的直接生成,例如升国旗时敬礼,爱护所在的校园环境,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将爱国行为自然体现在这些日常小事之中。其次,结合爱国主题活动、社会重大事件,鼓励学生理性爱国。

    构建“六爱”序列化内容体系

    结合一到六年级小学生各自表现出的不同身心特征,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在每个年级实施各有侧重,但又科学衔接的序列化内容。整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梳理为六个维度:(少先队)组织、国土、国粹、国人、国史和国体,因此我们最终的目标即是通过培养小学生朴素的“六爱”,铸就他们爱家人、爱家乡、爱国家的家国情怀。

    按照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身边到社会、从时代到传统、从感知体验到理性分析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六爱”的具体内容进阶性地分布到各年级:一年级学生要对自身少先队员的身份、所在组织感到认同和热爱,即爱少先队;二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在校园、社区环境、城市自然风光感到喜爱和愿意守护,即爱国土;三年级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愿意继承发扬,即爱国粹;四年级学生能对国家的英雄人物(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产生敬仰并愿意效仿学习,即爱国人;五年级学生能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有初步了解,即爱国史;六年级学生对国家政体、基本政策和国力有初步了解和认同,即爱国体。

    搭建整合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

    从横向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实践即是要整合多类途径和手段,全方位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浸润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三条路径:

    单独开设爱国主题序列化活动课程。

    目前,小学校并没有开设单独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少先队组织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手段。因此,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的涵育功能,在中队课堂主阵地中循序渐进地、系统连贯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体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实施路径。基于“六爱”的内容,学校每周一次实施1-6年级分门别类的、序列化的爱国主题少先队课程,让队员们系统地感受“爱国”的含义。

    在全科教学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各学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首先,各学科老师要善于挖掘和梳理本门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其次,各学科教师要树立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再有,各学科教师要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和积累相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小学生每日的学科学习,悄悄地为他们埋下爱国的种子,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系统开展爱国主题系列活动。

    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并非难事,而要做到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使活动的开展做到系统化、常态化。结合小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主题系列的分类,例如:“每日升旗”等爱国仪式类活动;“国旗下表演”等爱国专题类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庆典类活动。在明确活动类别的基础上,还要定时、定点、计划性地实施相关活动,使其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除此之外,每类活动既有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又有主题的紧密衔接和关联。

    营造全员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氛围

    除了纵向的分学段、循序渐进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横向的多手段、全方位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实践还需要协同育人的环境氛围,作为强有力的纽带来增进爱国主义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

    只有学校单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协同小学生所在家庭和身边社区的力量共同实施。“家、校、社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即是指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要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且保证其目标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教育方法措施的多样性和互为补充性。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工会的力量,制定章程来强化家长群体和社区人员在小学生的爱国主义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在家长群体中、在社区中宣传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内容,让他们熟知并认同学校对各个年级序列化的爱国教育主题。其次,积极组织各类爱国主题的亲子活动、社区活动。例如,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延伸并深入到家庭之中,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共读爱国材料、制作爱国主题的作品、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社区消防队、警察局、医院等单位,共同开展相关主题的爱国教育活动,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加强学生体验的生活感和真实感。

    【参考文献】

    郑志发,黎辉.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509.

    陈宗庆. 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5.

    叶飞,檀传宝. 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J]. 教育研究202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