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着力打造责任文化,助力初高中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着力打造责任文化,助力初高中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张礼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  张礼

    重庆市巴南中学校位于巴南区李家沱龙洲大道2346号,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其办学原点为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登瀛书院,距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百年沧桑巨变,铸就了巴南中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2年,巴南中学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市重点中学。目前,巴南中学拥有290余名教师、3800余名学生,初高中一体化办学,是巴南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

    为人之要,以德为先;家国责任,德之根本。有鉴于此,学校提出育守责立身之人的办学宗旨,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责任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意识、实践的能力,让责任成为一种沉淀在学生心中的价值观,为成就学生美好人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校紧紧围绕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后勤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着力开展工作。学校整体布局,坚持以打造“责任文化”为导向,以初中优质、高中特色、初高中一体化为办学目标。学校各处室认真贯彻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内容,督导办公室对各处室三年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长期性的过程督导,确保项目发展不走样、不打折。

    文化建设处处皆育人

    (一)精神文化建设

    坚持以育守责立身之人的办学理念和修己任责、力行日新的校训统领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广大教师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为国育人的使命感、为校争光的责任感和为己正名的紧迫感,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

    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宣传典型事迹,营造争当模范的氛围,促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争创模范的良好风气。围绕师德师风建设,让做负责任的教师,让教育成就幸福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制度文化建设

    1.观念引领:学校将利用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等形式,宣传学校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制度理论专著、名校实践经验等,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对推动学校走向规范发展、高效发展、内涵发展的必要性。

    2.重点突破:根据《重庆市巴南中学校办学章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教代会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评价激励制度、岗位职责等关键性制度,全面激发学校活力。重点突破以下几点: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评价激励制度修订内部配套制度

    3.点面结合:学校制度的建立完善非一日之功,必须围绕中心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全面铺开的思路进行,制度经过精心设计,一旦确立,就应当有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运行过程中可能仍然有不足,要进行适当的微调。试点成熟的制度经验需要转化为更大面的共享成果,使点上的经验在面上推开,面上的问题在点上得到解决,形成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物质文化建设

    调整风格与色彩,使其和谐统一,清新洁净,反映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植物品种合理配置,花园景点设置适当,管理规范。

    对校内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学习场所进行的改造升级(如:楹联文化长廊、六艺大道、办公室、教室、走廊、运动场主席台等),最终形成以彰显责任文化为主体的风格。

    (四)行为文化建设

    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当好干部的标准。牢固树立教师人人有责、个个任责、厚德启智、立己善教的工作作风,以《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规范教职工的行为。

    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学风如: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办好校刊《墨韵》、打造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二、队伍建设,人人皆提高

    (一)干部队伍建设

    1.岗位责任意识培养

    1)增强责任意识。一是明确责任。每一名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责任。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二是树立责任感。干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推动工作。三是落实责任。抓落实,要从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师生,搞好调查研究,探寻思路举措,破解发展难题;要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不做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不罢休。

    2)考核责任效果。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制定《重庆市巴南中学校中层干部考核细则》,考核干部岗位履责情况;将干部的考核实行量化,考核的程序更加民主透明;建立干部奖惩制度,对政绩突出的、群众信赖的干部给予奖励,重点培养,政绩平平、群众反映差的干部实行诫免或免职,逐步实现能者上,庸者下,激活干部管理机制,推进岗位竞聘制度,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需要。

    2.岗位管理能力培养

    1)培训目标: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熟悉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形成依法治校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方法,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提高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培训内容:坚持政治思想理论、岗位专业知识与教育管理实践的有机统一,始终将干部素质能力建设贯穿于培训全过程。政治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习近平专著及系列讲话精神、政策法律法规及科学与人文教育;岗位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和学校各类干部岗位需要的教育管理专业技能;教育管理实践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科学融合和相互统一,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初高中一体化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等的实际需要,挖掘内容、提升自我、加强整合、提高实效。

    3)培训方式:一是指导自学,由于中层干部在学校工作中具体管理任务和教学任务较重,在培训中主要加强自学指导,规定自学内容,完成学习心得,以此提高自学能力;二是集中学习,请进专家授课,将讲授与研讨交流、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结合,提高集中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活动引领,提升干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通过校本研修、走入名校高校教育考察等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后备年轻干部培养

    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是一个客观规律,后备干部的选定和培养是保证干部队伍久盛不衰所必须的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后备干部的选定采用民主推荐、学校考核的程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首的原则,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年轻同志选定为后备干部。选定后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经过培养后要让他们尽早、尽快进入相近岗位,并加强指导,关注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

    (二)德育队伍建设

    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教师加入德育管理队伍,使德育队伍年龄梯度合理,更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引领带头作用,培养一定数量的在巴南区有影响力的名班主任。与教学处的学养课程建设紧密合作,细化、优化德育管理的目标、手段及方式方法,形成学养读本,让德育管理更加有序、有效。

    (三)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个性化发展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尊重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让每位教师制定自身发展的三年规划,进一步了解、分析教师的需求;营造宽松的、民主的环境,在尊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发挥自己专长。主要做到四点:一是创设良好的教师学习条件二是开通多项渠道三是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选择,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服务四是抓实结对帮扶工作,尽快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2.以校本教研为抓手 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1)以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质量提升。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提升教研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建设学校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处组织每周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校本培训。同时通过实施《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不断学习、思考、转变观念,强化教改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教研水平。

    2)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大奖赛、骨干教师展示课及高级教师展示课三大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3)借助外力,转变教师观念。学校努力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交流学习,形成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

    4)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推动教师的成长

    5)开展校际交流,促进双向提高。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想法,学校努力为促进教师成长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创设交流机会。

    3.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推进专业发展

    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落在三类课程建设上,要求老师领会课改精神,掌握新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努力成为课程实施与开发的引领者。

    4.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学校引导教师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萌发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欲望,在研究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生生皆成长

    (一)责任教育课程建设

    校级层面:继续实施原有的责任教育体系。年级层面:构建以学生年龄阶段为特征的、以学期为周期的年级主题教育活动体系。班级层面:根据班主任或班级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高中班班级性质(平行班、中班、弘毅班)实施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责任教育评价工作的研究。积极申报重庆市巴南中学校责任教育内涵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

    (二)学科课程、拓展课程建设

    1.学习习惯养成课程围绕五个项目开展,即预习、早自习、课前准备、听课、自习课。结合教科室提出的研究项目,以小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

    2.学习素养课程围绕九个项目进行,即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学习力、创造力,具体由教学处、教科室统一牵头,组织实施。

    3.学科拓展课程在初高中同时推进,备课组长牵头,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主。

    (三)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及能力,收集辅导数据。过质性和量性问卷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结果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内容框架。

    以高2023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开办讲座、生涯规划课、研学、现场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环境,在充分了解自我性格、兴趣、能力、资源、外在社会需求等基础上尝试规划生涯;每次课或活动后,组织者结合学生反馈及自我观察内容,不断修订辅导内容框架,形成初步校本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涯规划的框架下,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新高考帮助拟定自己的学业、职业规划。根据三年的案例和后测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数据分析,在不断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我校高2023年级较完整的生涯规划辅导校本教材体系。

    (四)体艺课程建设

    建立田径、篮球、足球区内基地学校,协助基地学校队伍的成立及训练。制定新的社团考评方案,社团发展规划,借助社会平台让社团活动走出校园,同时提升社团竞技能力。提高体艺特长生高校的录取率,特别是增加女足队员向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的人才输送量。

    四、课堂建设,课课皆有效

    打造具有思维化教学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基本杜绝一讲到底、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行为。

    组织专家对教师开展培训,掌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概念,在知识讲解、知识梳理、知识拓展、知识构建中能灵活运用这六大思维。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后勤建设师生满意

    进一步细化后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技术,做到热情服务、耐心服务、周密服务、安全服务、廉洁服务,让师生满意。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逐步实现后勤精细化管理。严格校产管理,做到物尽其用;改造校内管道设施,优化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校园,营造环境育人氛围。争取上级资金改造升级初中班级班班通”20套;利用现有闭路和班班通设备,建成高三年级电视直播系统

    经过三年卓有成效的努力,力争在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后勤建设等个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品质与口碑,真正实现初中优质、高中特色、初高中一体化的办学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