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聚焦阳光文化建设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聚焦阳光文化建设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赵丹阳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校  赵丹阳

    引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如今的学校,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是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和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学校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准则规定”,是影响师生思想、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力量。校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构建让师生耳濡目染的学校文化,营造处处萦绕在身边、时时渗透在心间的文化氛围,臻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一、党建文化,指引发展方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先进文化,特别是党建文化来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能输送氧气和土壤,能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完善文化建设,提升内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坚持以“阳光党建,红色引擎”为指导,一方面通过“讲党课、赞师德、研专业、提效能”,构建以“思想阳光、文化阳光、队伍阳光、作风阳光”为核心的学校党建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学校将红色党建与阳光文化相结合,发挥党建的“辐射作用”。学校积极构建内部治理文化,每周开展党史学习、文件学习、业务培训、队伍分析活动;组建“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团队建设使干部们在共鸣中寻求发展;创建学习型组织,让理论学习与学校特色发展相得益彰。

    党建从来就不是务虚的“面子活”,而是牢牢贴近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压舱石”。通过党建引领,学校有力地促进了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强”起来,干部作风“实”起来,干群关系“好”起来,党内生活“严”起来,从教环境“优”起来,学校办学能力与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理念文化,激发内在动力

    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的“思想”。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和共享的信念,它可以将学校组织的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同一个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播撒阳光办教育”是革新里小学的发展目标,办阳光教育成为所有革小人共同的追求。学校构建和谐发展的文化场,让师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学校内涵发展充满阳光,最终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助力学生收获阳光人生。正是基于阳光理念文化的建构,学校激发教师“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子”的热情,引领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

    三、特色文化,赋予内涵活力

    特色学校的特色,除了看学校显性设施、标志物外,更应看学校隐性教育功能,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不是给参观者看的,是给师生受教育“用”的,那些喊口号、摆样子的东西,不能深入人心,没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其实不是文化,更不是学校的特色。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内涵。

    学校要以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达到: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以规范科学的校园制度约束人的管理目标。特色文化要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吸收先进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发挥校园文化所蕴藏的强大力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学校强调在智慧奉献的管理中体现“儒”文化,在艺术境界下实现人文管理的“雅”文化。学校构建大美育格局,以“情感催化”为核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方位浸润美育,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和求真尚善人格的不断完善。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以教师剧团、教师剧社为载体,通过教师自主创编剧本、排演剧目等活动,引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思考走向深处,并进一步外显为其日常行为。学校构建以“人本+情感+规范”为核心的“浸育式+涵育式+滋育式+并育式”美育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每一天、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产生对美的向往。

    四、课程文化,积淀阳光力量

    未来学校竞争,是学样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课程文化的竞争。学校课程文化应从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出发,以人为本,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理念,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文化。

    如果说课程建设存在一个理想的状态,那么在课堂层面应该是学生学习状态发生改变,与教师积极互动,并展现出强烈的探究与团队合作欲望;在课程层面则是各个学科教学富有活力,做到了深度融合,体现出明显的探究性与研究性学习特点;在学校层面则是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既与校园文化合辙同轨,也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现实来看,理想的课程文化是理想学校的本来样子,尽管很难达到,但这不妨碍学校从改变课堂生态入手,从打造基于教师积极合作的课程入手,最终形成各个学科百花齐放,课程建设自成体系的局面。

    “深耕细作,行稳致远。”学校注重课程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拓展。立足教育科研,着力推进课程文化建设。一是结合学校立项课题,围绕国家级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活动,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新。二是完善校本课程,学校打造六艺课程(文艺、术艺、体艺、书艺、乐艺、剧艺),突破学科边界、推倒教室围墙。三是推动课堂发生改变,例如进行《将校园剧融入学科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五、评价文化,彰显阳光导向

    如何“以评促建”?在评价发展中我们不断更新评价理念,制定评价新标准,构建评价新模式等,慢慢形成了学校评价文化。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学校构建“阳光教师评价体系”,依据增值性评价理论,设计发展性评价方案,推动教师主动成长,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学校构建“阳光少年评价体系”,运用“情境式评价”,创设生活情景体验课程。在校园这一大社区中,让学生体验警察、法官、消防员、邮递员等多种社会角色,并运用美德、美行、美艺等评价方式点燃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全面发展。

    在继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一贯脚踏实地,不懈追求;紧密合作,与所有阳光学子携手共进。让“阳光文化”引领教师和学生成长,使教师精神起来,使学生灵动起来,同时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精彩起来。    

    构建“五位一体”的学校课程文化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课程体系

    枣庄市实验学校  杨霞

    前段时间,笔者阅读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后,从中发现这两则纲要正是以学校层面指导我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引领文件。

    在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很多学校都在积极践行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各所学校的校长积极落实党中央的指示,为此做了很多德育工作,但效果很不明显,思考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德育活动的形式化、碎片化、割裂化、片面化。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过于注重大量的活动,认为德育的课程的体现就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观点。缺少立德树人总体目标的课程理念,只是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了德育而德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做题而做题,让孩子们反复做题,就题讲题,机械化的灌输一样,体会不到题目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和学校的可以利用资源,开发实施属于本校的学校课程文化,提升教师综合教育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学校领导干部进行酝酿成立了德育课程建设小组,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孙飞校长工作室”为引领,接续成立了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小组分工,把分裂的教育活动归结到“五位一体”的课程文化构建模式之中,把“五位一体”的课程文化模式融入进学校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作用。每个学期教师们在自己所涉及的课程领域中,加强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磨,我校的课程文化在逐渐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特色学科课程体系,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观摩和效仿的典范。其中我校的“五位一体”是指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五个方面构成统一整体,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开设的“五位一体”课程如下:

    一、德育课程

    以道德与法制课程为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以政治课程为主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注重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政治认同、法制观念,起到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定期开展德育课程活动,例如“小手拉大手,勤俭节约”、“爱心一日捐”等主题的活动,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孩子的道德规范进行有效指导和引领。

    二、学科课程

    在各学科教学中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高度重视,加强各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有序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各学科主任带领学科教师深入研究,并挖掘本学科课程隐藏的有价值的德育资源,结合学科内容有效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科德育活动。

    三、校本课程

    市实验学校秉持“诚正厚学·和合致新”的办学理念与“养厚·力新”的校训,以校本文化建设为抓手,在“教养善知”校本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发挥特长,以“实验”为特色,推动教学体制、教材教法等改革试验,建设校本善知课程系统,创设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行的课程体系,打造善知教育品牌。学校注重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在枣庄市乃至山东省的课程改革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我校为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借助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设置了符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开设了六大领域(即音乐领域、美术领域、体育领域、科技领域、文化学科领域、德育领域)的选修课程,按照“套餐式课程”、“走班式运作”、“合作式授课”、“综合式评价”的课程实施模式运作。在文化学科领域,建成了以读名著、诵名篇、看名片、听名曲、赏名画的“五名系列课程”为主干的必修科目和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地方文化系列课程为代表的必修科目。在德育领域,构建起“以礼仪教育为起点的养成教育、以孝心教育为起点的情感教育、以安全教育为起点的生命教育”等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拓宽了家长主导开发的课程,逐步开展了以服务类社团、运动类社团、艺术类社团、科技类社团为代表的社团课程。

    音乐领域校本课程:管乐(木管)、管乐(铜管)、管乐高级班、小提琴、大提琴、竹笛、扬琴、古筝、二胡、琵琶、舞蹈、合唱、钢琴。

    美术领域校本课程:国画、创意服装设计、扎染、素描画、剪纸、陶艺、糖艺、篆刻、泥塑、软笔书法。

    体育领域校本课程:围棋、国际象棋、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

    (四)科技领域校本课程:机器人创新课程、机器人教育课程、3D打印、电脑绘画、摄影、地理天地、木艺、科技小制作、趣味科学实验、生活中的生物学、物理与生活、创意编程、编程无人机、编程机器人。

    (五)文化领域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绘本阅读、说话写话、趣味写话、优雅女孩、绅士男孩、古诗词吟诵、硬笔书法、课本剧创演、趣味数学、活力英语、英语故事讲演、阅读写作技巧、数学思想方法、英语电影配音、英语语音入门、唐代诗词鉴赏、宋代诗词鉴赏、《诗经》鉴赏、智慧数学、英语口语与交际、心理健康教育、历史人物漫谈。

    (六)德育领域校本课程:生命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

    四、传统文化课程

    山东枣庄濒临孔孟之乡,称为墨子故里,又是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基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积极践行红色文化学习。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课程文化体系,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经典诵读课程。利用晨读时间诵读经典,学习论语等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课程需要,及时开展经典诵读咏流传比赛活动,传统文化朗诵活动等,对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奖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词的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开设了书法、陶艺、剪纸等选修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了解历史文化,享受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感悟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人文积淀。

    五、德育实践活动课程

    学生德育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学科课程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德育实践活动的启发和引领。

    (一)仪式活动: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初三毕业典礼、少先队员建队仪式、标兵班集体表彰仪式、优秀班主任颁奖仪式、优秀教师表彰仪式、新教师入职仪式、教师“青蓝”结对仪式、教师荣休仪式等。

    (二)家校互动活动:家长进课程、亲子阅读、亲子朗诵、学校开放日。

    (三)学校节日活动:读书节活动、科技节活动、体育节活动、艺术节活动。

    (四)国家节日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植树节植树劳动、学雷锋活动、庆国庆三歌活动。

    (五)社团活动:齐鲁晚报小记者团、校园红十字会、凤鸣文学社、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武林风社团、雅姿舞蹈社团等。

    这些课程实现的关键要素在于教师,教师对以德树人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教师秉持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知识的教学方式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优秀的师德师风是学生学习的标杆,有利于加快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除了构建“五位一体”的课程文化之外,学校还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行的“四有”好教师队伍,这是我校一直秉持的办学方针,也是不断追求的长远办学目标。

    通过“五位一体”的学校课程文化贯穿学校整个层面的育人环境,在此课程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所有课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实现解决德育教育的碎片化、割裂化、形式化等问题,解决课程文化与德育内容相脱离的现象,解决课程教学实践中重道德与法制等德育学科课程呈现的育人功能,弱化其他学科课程内隐的德育育人机制,解决重德育理论和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德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各学科老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会逐步形成并实现德育优先、全方位育人、各学科融合、全员育人的育人目标,有效实现德育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文l高记平

    “渭水之滨,古都咸阳。有一道美丽的彩虹,闪烁着七彩的阳光。”20207月,在陕西省成阳市秦都区构建“教育联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战略布局下,咸阳彩虹学校教育集团(总校)(以下简称“彩虹学校”)正式成立,由最初的一所厂办子弟学校蜕变为一个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管理科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卓越的教育集团。

    学校秉承“精诚敏毅,大气开放”的校训,树立“为每个孩子创造成功人生奠定基础”的核心办学理念,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培育“敬、静、净、竞”的文明校风,“严、精、细、活、实”的严谨教风和“勤奋、乐学、善思”的良好学风,从而实现学生培养的五个目标: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科学的创新精神、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伴随着对教育的持续思考和实践,彩虹学校不断完善、自我超越、奋发向上。

    走实教学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科研兴校,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坚持开展“课例研究”和“听说讲评”活动,各校区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课题项目,并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建设,突出教育教学研究职能。在彩虹学校,教师团队已经形成了自觉研究和学习的氛围,教师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深入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打造优势学科,带动全科发展。学校重点推进学科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学校注重发挥省、市、区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成立校内名师工作室,从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立足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彩虹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统领课堂改革,打造316”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收获,在激情展示中成长。学校实行教师集体备课“一课一研”制度和导学案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造新型高效生态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

    全员育人,形成德育合力。学校德育工作力争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学校倡导全体教职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升自身德育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少先队、学生处(教导处)、年级、班级以及家长委员会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加强“三风”建设,以“校风正、教风优、学风良”为引领,充分利用主题鲜明、内容具体、针对性和教育性强的“三会”(周一晨会、校会、主题班会)对师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激励,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精神激励,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大力倡导刻苦学习精神,增强竞争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校园、班级随处可见励志标语、口号,精神激励方法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学校建设优秀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级口号等。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规范化抓起,从低年级抓起,从小事抓起,从日常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抓起,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活动育人,提升学生素养。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团队活动等,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学校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

    劳动教育,推进五育融合。学校依据不同学段特点,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学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心理教育,护航学生成长。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意义感缺失、心理压力大等现实情况,学校积极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家校沟通,推进家校共育。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每学期召开三次家长会,会前充分准备、精心安排,保证家长会质量。学校免费向家长发放《彩虹家长通讯》,帮助家长增长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

    凝心聚力办教育 素质教育结硕果

    坚持办“真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举办的校园四大节日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健康节、读书节)是学生展现青春风采的大舞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还成立了文学社、英语社、模拟联合国社、科创社等100多个学生社团。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持续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加快校园设施改造,完善升级各类功能教室,整体提升学校品质,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重视体育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生命底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建各类运动队,加强运动队管理和训练,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此外,学校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成立各种艺术社团,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汇演比赛,学校艺术特色更加鲜明。

    重视科技创新教育,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彩虹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指导学生遵循兴趣成立科创类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如学生张博制作的无线输电演示模型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牌,同时代表中国参加英国伦敦科技论坛交流会。

    当前,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愈加强烈,学校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多元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而不懈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