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因事而悟的策略初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因事而悟的策略初探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黄广建

     黄广建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新洲学校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起点,结合时政、主题学习、结全生活经验,“经验”中学,从“做”中学,设计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以学生能够适应生活为落脚点让学生在课上有所得、有感悟。

    关键词: 前提 ;基础;关键 ;催化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明确要加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行动自觉。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教法、学法与做法三者的结合,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这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做”是核心,是学和教的中心。

    地处农村地区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或外来工子女,或家庭有重大变故,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管教孩子或教育方式粗放、粗暴,管教效果低效;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偏差,学习动力不足,理想前途迷惘。他们的人生正处于“拔节育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需要过健康、快乐、有意义和合理的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健体。道德法治课在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让学生因事而悟、学有所得,不应单纯地讲授教材内容,作为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关注“事”是“悟”的重要基础

    因为这里的“事”,可以是国事、家事、天下事、身边事,也可以是事件、事例、时政、生活素材、案例等。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道德与法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可以每天关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等的新闻报道;加强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前期指导,充分挖掘学生搜集的信息资源;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好“事”素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做好分门别类。如:法律法规类: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教育惩戒权的问题、手机入校园的新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国情国策类: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冠疫苗的接种等,这样才能知道选择怎样的“事”来用于教学,才能把知识点串成线,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1.关切“事”态发展是“悟”的前提

    教师必须要关注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对再现实问题的思考,用变化着事件、事例、事实去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内化思想。对于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突发事件),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    如:神舟十二号飞船载人飞船事件后动态:三名宇航员将在太空生活三个月,在中国空间站生活是什么体验?WiFi覆盖、“牛娃”玩偶、百种食品……有趣日常的背后,是航天员们的辛苦付出,以及背后无数科研工作者、中国航天人们的默默奉献。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往往是比较感兴趣的,当学生乐于关注这些大事件时,就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所得。教师在上课时就容易利用好这些素材,在恰当的时中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形成共情、共鸣,从而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生成,让道德与法治课常教常新。

    2.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事”是悟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要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高明的议题设置,往往都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运用。”任何富有成效的教育效果,都离不开对“式”的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从以下着手:

    1)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乡土环境结合初中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等的特点,综合运用调查采访、收集事例、讲、演、唱、画、辩论、点评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中学生身边优秀的事迹、亲身经历的故事,讲好经典故事,讲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例如:在课前五分钟设置“事点评”环节,引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名为《太空的一日》(全文略),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让学生围绕:杨利伟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他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又是怎样调节的,这说明了情绪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当我们有情绪时,怎样才是恰当地表达情绪,如何调整情绪等进行思考,可以在课前指导阅读材料,形成文对事件进行点评,在课堂上集中展示。这就有利于加强初中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事例、故事中蕴含的“理”;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

    2)与时俱进,引入微产品表达

    随着时代的进步,微文化的繁荣发展,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应用小程序在年轻人中流行“事”的表达也要与时俱进,应中学生的倍速浏览、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习惯“因事而悟”需要注重微文化元素的植入,把冗长的文字事例转化为微课、图片、漫画、视频、音乐、微电影等“微产品”,在运用“微产品”过程中实施“微激励”、“微动员”,能用音视频、图片直观表达的就少用文字。

    3.学生主动做“事”,是悟的催化剂

    道德与法治课不应是教师“我讲你听”“我做你看”式的“自娱自乐。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主题,主动参与查找资料、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创作作品,主动归纳总结。

    比如,结合疫情大背景,可以引导学生创作与抗击疫情相关的文学、手抄报、书法、书信等作品,在班上集中展示。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书法技能,又能增强学生对“战‘疫’精神”的理解。再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强国”中搜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部署疫情防控”等关键词,选取重要篇目,朗读、录音、录像,留下战“疫”时期的特殊记忆。激发作为中国少年的初中生在疫情之下也应有所作为,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4.“事”的使用要适可而止

    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活泼,引入无关的事例、事实,或与之有关但各事之间缺乏联系,各种事实无序地堆彻;课程资源开发得令人眼花缭乱,教学演变成媒体放映课;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认知、兴趣脱钩;资源找准了,但在教学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沦为课堂的“花架子”。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讲述哪种类型的事例、事实,组织学生进行哪种类型的实践,都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学会知识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①顾润生.感悟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年第七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钟启泉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刘强.全能新教材学习法  山西教育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