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培育“下沉文化”,破解学校管理“执行难”
培育“下沉文化”,破解学校管理“执行难”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余 勇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  余 勇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宁波大学青藤书院校长)

    摘要:中小学基础教育无法准确地标准化和量化,教育教学效果主要依赖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因此学校普遍存在着一些“执行难”的顽疾。学校通过培育、弘扬下沉文化,将“下沉”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思维下沉、行动下沉和情感和责任下沉,有效地解决“说了没用、屡说不改,不说就不改”等执行难问题。

    关键词:下沉文化;执行难

    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着“校长—副校长—中层处室—教师—学生”的管理链。从校长到教师,都是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每一层级都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一些管理者习惯于“下层汇报、上层指示”; 有些甚至是平时“下不举上不究”,出了问题就指责下层,甚至追究下层的责任。这些“执行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能否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笔者所在学校就大力培育“下沉文化”,针对性地破解学校管理中“执行难”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尝试。通过培育、弘扬下沉文化,让所有教职工都将“下沉”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有效地解决“说了没用、屡说不改,不说就不改”等执行难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思维下沉是下沉文化的核心思想

    思维下沉就是将自己放在下面层级中,从下面层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作出科学的决策。

    1. 在决策之前需要下沉思考的几个问题

    在决定对策和措施之前,管理者需要先从下面层级的角度搞清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他(当事的教师或学生)是怎么想的?②针对这个问题,以前是否已经提醒过或采取过相应措施,为什么效果不佳?③本次的决策和措施,是否针对了此前“执行难”的原因,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④下面的层级在执行新决策时,会有什么困难和困惑?⑤下面层级的执行者,他们如何看待这项决策和举措?会否会有新的应付办法?……新的对策和措施,应该建立在以上问题妥善解决的基础上,否则就会让决策“带病出生”,必将引发下面层级难以执行或不愿执行的问题。

    2. 为下层级提供执行难点的解决方案

    在作出决策的同时,要站在执行者的角度,充分考虑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困惑,并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否则执行者遇到问题时,要么会提出质疑,影响决策的权威性;要么就不执行,乱执行,甚至衍生出其它问题。

    比如。某校政教处通知班主任:学生流感一律在家治疗,复课需要辖区医院开康复证明。此规定的执行难点在于:学生家长一般不愿停课,可能出现不是流感、无法开证明等托辞。政教处应从家长和班主任的角度,考虑可能的状况。比如,明确流感的标准,什么样的医院开什么样的证明?如果学生不愿回家、家长要求早日复课,班主任如何处理等等。

    3. 从下沉思维出发的变革和创新

    有些执行难的原因,在于决策本身是自上而下的、存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形式主义。比如,备课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了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有些学校规定:必须手写教案,每课时应有几页;评价备课质量的办法一般是通过备课本检查,评定备课的等级。事实上,备课本检查中,限于人力和时间,主要关注点可能是字迹、篇幅、教学环节是否齐全等。对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最核心的部分,却基本无法考量。在这种制度下,认真思考的备课可能被评为不合格,而抄袭、只重形式的备课反而受到表彰。“认真备课”就成为了无解的难题。

    学校日常运行中这样“看似正确、大家都这样干”的管理方法其实挺多,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梳理,从下面层级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漏洞,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例如提高备课检查的专业性,改变检查的重点,甚至取消备课本检查,转而用办公状态和课堂状态来评价其备课的情况。

    二、行动下沉是下沉文化的主要实施方式

    下沉行动是指各级管理者走到下面层级中去,通过身体力行的“走出去”。深入了解执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甚至准确记载问题的时间、地点、事件和原因。

    1.下沉到自己的职责范围去

    学校每级管理者都要将下沉到自己的职责范围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从校长到中层干部,每天不坐办公室而在自己职责范围走动、观察、访谈的时间最低应在一至二小时。分管教学副校长应经常到办公室看望教师和走进课堂;教务处应经常在上下课铃声响时、课中巡视教室;政教处和班主任应经常在课间、课外、自习等时间观察学生情况;总务处每天至少应全校巡检两次,及时发现设施设备问题和安全漏洞。在大量深入了解一线的基础上,做到迅速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做出的决策才可能是有效的,能执行的。

    2.下沉为优秀的执行者

    教育界有句俗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这句话其实更适用于学校的各级管理者。要求老师们做到的,管理者一定要先做到,先做好!管理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与下面层级的执行者一起去执行。管理者不仅要动脑,更要动手。在有些学校,从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到政教处主任、副主任,全部担任一线班主任,能清楚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和难点,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执行力;还有些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身先士卒承担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参与优质课、教师解题能力比赛等各项业务竞赛,这对缓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执行难问题也大有裨益。

    三、情感和责任下沉是下沉文化的内在动力

    情感下沉,是指管理者将自己做为执行者的一员,设身处地的为执行者考虑,老师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有喜怒哀乐、要健康要养家。管理者要少讲大道理,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甚至宽容他们一时的懈怠和不良情绪。管理者和老师“共情”,老师就会和管理者“共进”,努力执行管理都布置的任务。

    “执行难”的破解还要坚持责任下沉,责任下沉不是将责任推给下层级的师生,而是和下层级的师生一起承担责任。任务和要求没有执行好,布置任务的管理者要首先承担责任,要反思自已决策和安排上的失误;检讨在下级执行过程中自己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帮助和引导;和下级一起分析“执行难”的原因。做好了情感和责任的下沉,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执行的创造性,有效地破解“执行难”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