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双减”赋能 协同共育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双减”赋能 协同共育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邓承敏 胡燕尔

    浙江省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邓承敏 胡燕尔

    学校德育对儿童未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推进作用。在新时代、新要求的背景下,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实施策略、方式方法等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很多德育活动设计存在不够鲜活、内容零散、家校共育不足等弊端,部分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弱等问题也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瓶颈。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当前的学校德育项目化开展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培养“德才兼备”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这与学校“为每一位孩子的快乐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遥相呼应。学校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当中,通过项目教学理念的引导,借助具体的项目来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实施和科学发展,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零散的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项目化,努力实现协同共育,积极探索新时代育人模式创新改革的新思路。

    项目化德育的研究在新时代“双减”的大背景下是必然趋势,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时代发展下落实“立德树人”效果最大化的需要。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旨在通过项目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德育校本化项目框架、体系和实施策略,努力实现科学育人模式的创新实施和科学发展。构建具有校本化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形成家校社深度合作,密切配合,运转灵活的新路径。最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的共育氛围,从而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真正落实“双减”赋能。

    一、建构体系,形成框架模式

    在核心素养目标的引领下,学校秉承“为每一位孩子的快乐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健康明礼、阳光自信、勤学多思、合作创新”的学生为愿景,紧紧围绕“适性教育”理念,力求让德育项目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努力构建校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谐发展的德育校本化体系,以其初步形成“2+2+2+3”“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下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系统框架模式。

    在体制架构上,建立健全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的目标“双驱力”。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础,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宗旨设定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推陈出新德育项目管理评价“双标准”,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激励引导,切实把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检验学校项目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最根本标准,使学校项目化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创新保障德育课程实施“双模式”。一是利用“捆绑式”德育项目开发模式,力求学校项目化顶层设置最大化发挥;二是利用“沉浸式”德育项目研究模式,力求德育效果最大化。全面构建实施德育课程工作的“三网络”:校内德育工作网络、家校联系德育工作网络和社会德育工作网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平台。

    二、三方协同,探索运行机制

    校内研讨、制订方案---家校合作、社区协助---校社合作、家长协助,在家校社协作中,学校在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三原则”来探索运行机制:一是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统筹引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抓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契机,向家长、社区传达学校育人目标及理念,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协作的方式,通过描绘共同愿景、创建协作机制、开放育人途径等方式,协同家庭和社会科学育人,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坚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渗透融合——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机制,组织系列家校活动,帮助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坚持以社会资源为支撑,辐射带动——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整合社区、社会资源,为项目化学习、服务性劳动、主题式教育创设真实场域,既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又协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协同探讨,达成育人目标

    在学校“适性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下,需要将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育人目标的实现置于一个开放的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行政议事和邀请家长、社区专业人员进校共同商定,共同寻找项目化德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使德育项目与教学的实施更体现国家意志、校本特质和儿童立场。对应学校“慧”、“雅”、“毅”三类课程体系,以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三个维度和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热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八大板块为目标,共同培养具有银杏特质的新风少年。

    四、多方整合,挖掘项目内容

    在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的内容设置上,我们以多层次的体验方式、多学科的整合过程、家校社多方参与的平台建构为基础,推进具有校本性、综合性、操作性和生成性的德育项目化内容设置:一是内容定位——与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融合,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二是过程定位——行前思、行中研、行后悟;三是方式定位——探究、服务、制作、体验;四是载体定位——“近”“小”“亲”。“重近”:强调项目化推进德育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小”:强调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要“以小为大,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以期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座城市”的目的;“重亲”:强调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要“亲历实践、亲身感悟、亲情表达”。如给父母们推送指导孩子做一次家务、做一个拿手菜、陪孩子看一场好电影、带着孩子走访长辈等“成人”任务小清单,让家庭传递向上向美向善的力量;动员父母们带着体力、智力进校园,在和学校共谋发展的过程,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

    五、项目引领,探索实施策略

    学校从众多德育项目内容中选取“我的双减我做主”、“做一名快乐的农场主”、“绿水青山亲子研”、“童Hua湖州”为典范项目,以项目化学习来统整各个教育内容,从项目的框架内容、优势分析、实践路径出发,以点带面,让学校、家庭、社会三重基地融通,让德育活动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与各学科、各场域、各要素融通,创造出可让他校借鉴参考的项目化推进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我的双减我做主”项目:通过少代会平台,大队部组织队员设计出心目中的“双减”项目书,有邀请伙伴参与小组活动的设想,有邀请爸爸妈妈加入课堂的设想,更有邀请社区叔叔阿姨来为未来的自己圆“职业梦”的设想,通过项目书的展示评比,推选出了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双减”项目及具体内容。全新的家校社共育模式不仅打造出精彩纷呈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学生们在选择课程、参与课堂、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多样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全面的发展。

    “做一名快乐的农场主”项目:根据学校已开发的“银杏小农场”新一年栽培要求,大队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农场的设计与创想,通过一本本农场项目书投票产生新一年农场的规划并举办农场启动仪式。学校旨在以“悦劳动、慧创造、善服务、爱生活”为核心理念,通过“我是快乐的农场主”项目工程,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动能,不仅体验自主设计、种植的快乐,并能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将好习惯带进教室、带进家庭,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小手牵大手提升节粮意识。

    “绿水青山带笑研”项目:为使“五爱”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双减”推动社会参与度,让深度研学真正实施,家校社联动合力推进开发构建了“一个理念”“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项指标”的立体研学项目:一个理念--五爱;两条主线--绿水和青山;三个阶段--“研前”、“研中”和“研后”;四个指标:力求做到研学目标具体化、研学基地合理化、研学课程系统化、研学评价多元化。“绿水青山带笑研”项目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地球家园、对家乡湖城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童‘hua’湖州”项目: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除了家长,社区和学校的联系最为紧密,双减政策实施,“书面作业不回家”,给家长和孩子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的留白,可以为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提升、劳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孝道等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创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校旨在让家校社的合作从湖州本土文化出发,延伸到国家文化传承,进而培养孩子们爱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这样的项目开展进一步加强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纽带,更好地落实“双减”系统工程,达到“家校社”共同育人,形成资源整合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六、创新形式,开发实践路径

    在主体上要“看见学生”,多元融合体现适性,将项目化德育活动融入新型学科;在活动中要“关注成长”,全面遵循适性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的广阔平台和社会资源,将民族文化、劳动文化、公益精神等渗透到德育活动的项目设计中;在过程中要“适时抛锚”,让项目化德育活动焕发新的生机;在评价上要“三级三新”,“三级”指家、校、社三方联动建立评价体系,“三新”分别指 “新理解”、“新发现”、“新行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用创新评价践行适性发展,真正将每一位孩子的素养提升落地生根,从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旨在探索“规划先行、平台铺路、项目驱动、共育共赢”的合作模式,拟形成家校社三方平等参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合作共育的教育格局。在顶层架构、运行机制、实践模式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实践,从“创设家校社合作主题活动、推动家校社课程共育系统、开发家校社优势反哺资源、扩展社工指导服务内容、宣传家校社育人特色经验”等策略入手进行实践研究,以期提升学生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家庭社区育人实效,形成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共育氛围,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真正落实“双减”赋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