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对“老校新园”环境文化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对“老校新园”环境文化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董再明

    中山市桂山中学  董再明

    摘要:本文围绕“老校新园”的学校文化再建设问题,从凝聚软文化力量、构建馨雅环境、铸造文化精品三个方面展开,有点有面,有纵有横,探索了“老校新园”的环境文化再建设问题。

    关键词:老校新园 环境文化再建设

    于漪先生曾说过:“学校不管采用怎样的思路办,有一点切不可小视,那就是校园的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重视,建设到什么程度,会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

    “学校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在其《教育社会学》中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学界对学校文化的普遍定论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凝聚人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等等。正因为学校文化有这样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能,文化建设必然是新时代学校治理和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所在。

    教育部近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了“文化育人”,其中明确要求:“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这份《指南》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环境文化的建设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有着其他因素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老校新园”式的学校,其学校文化特别是校园环境文化是推倒重建还是传承发展?中山市桂山中学用自身的校园环境文化再建设和文化治校的探索尝试回答了这个时代命题。

    滥觞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中山市桂山中学(以下简称“桂山”),办学260余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校历经桂山书院(1756-1905年)、桂山小学堂(1905-1944年)、桂山中学初中(1944-1968年)、桂山中学高中(1968年至今 )几个主要阶段,于2002年升格为市重点中学,2004年晋升为省一级学校,2006年荣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14年搬迁至现址新校。从创办之初“开风气之先”的桂山书院,到今日卓越发展的桂山中学,学校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屡有跨越,积淀了厚重馥郁的学校文化。下文将以本人所担任校长的中山市桂山中学为例,对“老校新园”环境文化再建设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治校实施策略。

    二零一四,甲午金秋,桂山新校,巍然而起抚今追昔,有一精神一以贯之,创书院,立学堂,风气领先;倡新学,建中学,与时俱进;历战火,渡浩劫,弦歌不辍;升重点,创示范,自强不息,立于桂山中学田径场附近的《桂山中学碑记石刻无言地述说着学校的悠久历史,记录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桂山中学自迁入琅环山麓的新校园以来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助力学校教学质量高位累进,育人成就蜚声中山,但是学校治理和校园建设还存在“重管理,轻文化”“有美丽校园,少环境文化”的问题。百年老校处于文化底蕴浅化、文化传承弱化的尴尬境地学校的持续性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的全面发展缺少先进文化价值引领,因此,如何构建百年老校新校园的环境文化,如何充分发挥老校新园的环境育人功能,成为桂山中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五融合”凝聚文化共识,提升环境文化软实力。

    2017年本人担任桂山中学校长以来,一直遗憾于桂山优秀的人文传统未得到延续,优美的校园环境缺文化气息。为了更好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落实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规划小组。文化小组整理学校文化传统,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精神,并通过公开征集意见萃取了桂山中学独特的文化元素,初步形成了桂山中学五融合为基调的高品位环境文化。

    融合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为了有效推进老校新园的文化建设,桂山中学在形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融合了学校两百多年办学历史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文化营养。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本人每年都会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面向高一新生主讲桂山校史,让同学们了解书院薪火中“崇儒重礼”的精神,了解学堂新声中“立新尚雅”的精神,了解艰苦创业中 “艰苦奋斗”“助人人助”的精神,了解图强崛起中“中进高出”的桂山现象。“建书院办学堂倡革命根深叶茂,创示范迁新校亮品牌桃芬李芳,这幅对联是本人任职桂山后,通过梳理校史所提炼的学校发展六个里程碑事件,深刻简洁地概括了桂山中学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融合学校的红色革命传统。桂山中学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山地区民主政权创办的唯一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有责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学校以多种方式或者载体呈现,让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融入了的革命传统,注入铸魂育人的红色基因

    融合新时代的办学理念。桂山中学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推进“双一流”大学的创建同频共振,引领性地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一流名校 培养高质素现代人才”的办学目标,确“以人为本,卓越发展”的教育理念。

    融合桂山向上向善的学校精神。桂山中学确立了“德馨学厚,自强不息”的校训、“团结拼搏,求索奉献”的桂山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征集意见、广泛讨论,提炼形成“艰苦奋斗,精勤务本”的校风,“春风化雨,润德启智”的教风,“孜孜不倦,乐学善思”的学风。

    融合中山乡土和校友文化元素遴选中山名人、三乡名人和桂山知名校友,并结合“双一流”大学推介制作了一批宣传挂图(像),张挂在教学楼的走廊和楼道,形成了桂山校园独特的廊道文化。树立家乡的人、身边的人、熟悉的人为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学生去追梦、圆梦。 

    二、“三物化”构建馨雅环境,打造显性文化载体。

    物化在本文是指将文化形态由精神形态转变为物质形态。物态文化是人们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诸要素中最直观、最基础的内容,是可触知、可视听的显性文化。

    把软文化刻进硬石头,打造文化景观带。桂山中学刚搬入新校之时,校园美丽、设备现代、设施先进,但是建筑群大多以高一楼、高二楼、文科楼、理科楼、饭堂、食堂等简单方式命名,缺人文气息。校园文化小组提取了学校办学历史的有关元素打造了文化石景观带。根据办学历史和校址变迁情况勒石纪念“桂山中学校史里程碑“桂山中学迁建碑记”,用三个醒目的石刻大字——“桂山人”唤起了全体桂山校友的情感记忆,以桂山小学堂首位校长、谷镇平岚举人“郑宗”命名学校广场——宗惠广场,以桂山中学首任校长、共产党员孙一之命名学校内湖——一之湖根据学校一以贯之的助人文化精神镌刻了“助人人助”石碑。其他还有融思想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日晷园、有孔虫雕塑园等,长期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探寻科学的奥秘。

    让治校育人文化上墙,打造高端楼群文化。经过文化小组及学校老师的集思广益,提炼了学校的“育贤”“德馨”“学厚”“崇文”“明理”等文化关键词,形成系统的教学楼群名称,寓意学校育人的目标是“育贤”为中心和使命,化育更多的德馨、学厚、崇文、明理的一流英才。每间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名言营造教育氛围。学校建筑外墙刻印德育文化理念,如“五自”要求——生活自理、言行自省、学习自觉、品格自砺、人生自信;育人目标——高远志向、高尚品格、高雅情趣;育人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对青少年的期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等。通过遴选中山名人、三乡名人和桂山知名校友、优秀毕业生等乡土文化元素而形成的桂山校园独特的廊道文化更是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让环境文化更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更具感染力和宣传力每个教室醒目处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班都有一句经过遴选、论证的传统文化格言醒目地固化在内墙,时时浸润桂山学子。

    让宣传阵地“会说话”,释放宣传的强大力量。学校大力营造学校、年级、班级三一体的文化育人环境,让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同、接收、内化学校校园文化。下大力气办好“一报一刊”(校报《桂山人》、文学社刊《桂苑》)、“两网两号”(学校官网、微官网,学校公众号、校团委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充分发挥其潜在功能和文化引导作用。在校园内每一个合适的地方都会恰到好处地设置一块甚至几块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的宣传栏,相对固定地常态化宣传相应的知识或者思想。悬挂在教室门口的班级派是班级文化和形象展示的靓丽视窗,也是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一个信息桥梁。在特别重要之处设置LED电子屏或者常态化悬挂横幅,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宣传党政方针、国之大者,始终把宣传阵地紧紧抓在手里。

    三、五精品铸造文化品牌,升华桂山文化品位。

    桂山中学通过多年的治校育人,逐渐打造出多个文化精品,营造了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升华了学校文化境界和品位,影响了一批批桂山学子。

     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桂山中学的红色教育是常态化、全方位的。其中最具影响力和辐射效应的当属“重走英雄路”徒步行军活动。抗战时期,珠江纵队经常派党员来桂山中学演讲、发动民众,宣传进步思想。学校也派党员教师去珠江纵队传授文化知识。这条双向互动而来回奔走的二十多公里路途,成为抗战时期的五桂山区著名的革命之路、英雄之路,也成了桂山中学“重走英雄路”红色主题教育的文化开端。校党委立足校情,结合新时期党建要求,挖掘重走英雄路的文化内涵,将党员教师与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其中。学校每年组织党员老师与学生、家长志愿者徒步行军22公里,高唱进步歌曲、聆听英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自1995年启动以来,这活动已经坚持了26年,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为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理想的理想之基此外,在学校环境中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一之湖”其命名就是为了纪念桂山中学的首任校长、抗战时期中山县的革命者、共产党员孙一之先生,这也是对红色血脉的赓续——因为我们记得,革命先烈就永远活着。

    书香文化浸润高雅校园。桂山中学历来重视书香润人,凝聚了厚重文化的“桂山中学陈君葆伉俪纪念图书馆”,由知名校友、香港著名教育家陈君葆先生将其必生收藏图书悉数捐献母校而建成,其情可感,其志可佩。自书院创立以来,读书明礼之风历经二百余年仍长盛不衰。学校自迁入新址,高标准建设图书馆、阅览室,营建一流雅致舒适的阅读环境;举办读书节、经典诵读等传统活动,让诵读成为桂山人的文化自觉;学校开辟阅报栏、定时播放电视和广播新闻,让学生读圣贤书也知天下事。桂山中学以书香熏陶、墨香育人,有效达成“男生儒雅、女生优雅、校园高雅”的育人目标,成功建成广东省“书香校园”。

    “助人”文化蔚然成风。桂山中学素有守望相助的传统,并将此纳入德育工作体系。由知名校友张玉泉书写的“助人人助”石碑,时时以“无言之教”的方式提醒着师生“助人者,人恒助之”。桂山校友会会长陈卓林先生更是率先垂范,先后捐资5000万元襄助母校建设,特别可贵的是每年还要支出30余万元资助困难师生。每年由学校德育处和团委组织开展的“和山区少年手拉手”活动,将助人精神落到具体行动上。同学们还将亲自种植的稻谷(米)、土豆等粮食送到三乡慈善公益食堂,还经常利用周末志愿到该食堂帮厨,将慈善情怀和助人精神落实到日常。至于其他各类慈善或者公益性捐款捐物,一有倡议,同学们更是踊跃响应。

    安全文化堪为全国标杆。桂山中学以“珍爱生命 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安全文化是经过时间淘洗和上级检验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品牌文化。学校既有国家级地震测报中心、地震科普中心的系列专用场馆和硬件设备,也有每年都组织的全体学生参与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最难得的是历届桂山学子代代相传的“地震测报小组”的地震测报连续坚持了50多年从未间断。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其次是以专业化管理、立体式监督的方法形成一流的饮食安全保障。学校建立专业化团队自主经营饭堂,成立由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不定期对饭堂进行飞行检查,让厨房后台从加工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在学生就餐区呈现。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和市场管理厅领导视察我校食堂后,更是将我校的食堂树为全省的食品安全先进典型。10月份,旨在推广桂山中学食堂管理经验和成果的中山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行,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广受好评。

    宿舍文化构造温馨家园。我校以人为本的宿舍文化是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生公寓“馨园”环境宁静,格调温馨;诚信星级宿舍管理制度营造亲善和雅的文化氛围,助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班级凝聚力;每间宿舍文化展示牌由学生集体协商、自主设计,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其内在文化魅力。近年来,我们在总结管理经验、优化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以温馨、高雅为内核的宿舍文化系统。以“馨雅”命名宿舍文化石统领学生住宿区的文化建设,让宿舍真正成为学生温馨、高雅的家园,这与我校“和雅”德育特色一脉相承。文化小组“慧馨”、“沁馨”命名两栋女生宿舍,以“宏雅”、“博雅”命名两栋男生宿舍。把学校整体的文化内核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既培养学生视回校如归家、爱校如爱家的优秀品质,又在温馨的住宿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我校以人为本、育人成效卓著的宿舍文化是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桂山中学管理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了省内外诸多同行前来参观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伟大事业。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无言之教”,发挥着润物无声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桂山中学作为百年老校,其丰厚的积淀和底蕴如何在新校园得到继承和发展,是本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聚合广大师生、校友、家长的智慧,使新校园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些可以借鉴和推广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丰富、精神的内化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提升。桂山中学将秉承新时代的文化育人理念,挖掘优秀文化,汲取文化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断推进高水平一流名校建设,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现代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