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美好相遇 ——基于大概念的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微探
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美好相遇 ——基于大概念的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微探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沈燕琴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沈燕琴

    摘要:基于大概念的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项目化学习,通过构建大概念群、设计任务驱动、加强合作探究、延展课堂边界等方式,让整本书阅读模式更具象、更立体、更有深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民间故事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大概念

    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的、具有虚构内容的一种文学形式,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中以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为主题,分设“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在任务驱动中把学生引入广阔的民间故事世界。民间故事通俗易懂,极具可读性,深受学生喜爱,但如何让民间故事读深、读透、读广,真正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类书籍的阅读策略,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想到了项目化学习这一策略,探索将其融入到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厘清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思辨性关系

    项目化作为一种未来学习的全新学习方式,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定然能够撬动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加速学生核心素养的孵化。同时全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也能进一步丰富项目化学习内涵,让学习模式更具象、更立体。因此,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变成一种美好的可能,民间故事则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更具体的研究载体。

    二、建构基于大概念的整本书阅读概念群

    项目化学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大概念。要把握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向,提取大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类比、分析、品鉴等方式,提取民间故事的大概念为“民间故事是象征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这一大概念抽象空洞,对于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同时还需将概念进行分解,自上而下形成概念群,具体可包括:大概念、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核心概念居于大概念之下,是它的具体目标分布的呈现。在《中国民间故事》中,核心概念可以是大概念的拆分,内容为:艺术性和文学性,具体概念则是对核心概念下层的具体分化,如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可以提取到映射、反差、固定、重复等元素,这些具体概念指向“象征性”这一核心概念;同样,阅读中品味生动、有趣、细腻、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则作为具体概念居于“文学性”这一核心概念之下。

    三、基于大概念的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策略

    大概念群建构完成后,便可有序开展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设计。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明确民间故事的概念本质,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序列。

    (一)设计驱动任务,初识概念群

    教师可将阅读周期设为半个学期,分三个阶段完成阅读任务。第一阶段(整本书阅读前期)自主阅读,初步认识民间故事中的各类人物和故事情节,摘抄特色语言,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尝试将同类故事进行归类;第二阶段(阅读中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一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制作民间人物展板;一组学生完成对民间故事人物、故事、叙述方式等的分类,绘制思维导图;一组学生利用超轻粘土或泥塑等艺术形式动手创作立体的民间故事人物。

    (二)持续合作探究,内化概念群

    第三阶段(整本书阅读后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合作探究驱动任务的整体有序地推进,从而内化概念群。

    1、民间故事人物展板组的分享步骤:小组交流推选优秀展板作品——学生筛选、提炼、整合信息——老师对展板进行点评——小组对展板进行优化。以上活动的设计,要求学生提取文本信息,概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内化了“文学性”这一核心概念。

    2、同类人物或故事思维导图组的分享步骤:小组交流并推选4张思维导图——师生评价——小组投票选出一组优质思维导图并点评。以上活动的设计,要求学生感受民间故事中叙事手法的特点,理解《中国民间故事》象征性的核心概念,以此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3、民间故事人物创塑小组的分享步骤:小组展示民间故事人物创塑作品,学生结合书中描述进行点评——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神韵,及时优化作品——学生交流探讨为创塑作品取名。以上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紧密勾连,使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认知更立体、更具象化,完成了民间故事“象征性与文学性相统一”的大概念建构。

    (三)延展课堂广度,深化概念群

    在《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成果分享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延伸性的阅读任务,深化对概念群的认知。

    1、创作一个民间故事。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民间故事的概念群有了系统的了解,结合“民间故事作品是象征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的大概念认知理解,鼓励学生创作一个全新的民间故事,文本中必须体现“象征性”和“文学性”这两个核心概念。创作的民间故事在教室或长廊展出,分享给学校更多的同学或学弟学妹们。

    2、设计书的腰封。为了激发更多人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为这本书设计一个腰封,包括这本书的推荐语,语言凝练、生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借此任务深化对“文学性”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

    3、同类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我能读更多”板块中的《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从大概念的角度寻找到三部作品的共同特质,通过作品人物对对碰,故事情节我来猜等方式,从而更清晰地把握了民间故事所呈现出的核心概念——“象征性”和“文学性”。

    4、衍生阅读。民间故事除了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外,还有许多其他生动的呈现形式,如电影、戏剧表演等,这些艺术形式的民间故事演绎,丰富学生对人物、情节的想象,进一步析出民间故事表现的艺术。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民间故事,与书中文字进行对照,更能深入感知民间故事作品的大概念、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具有开放、动态的特征,对学生的归纳、整合比较、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基于大概念建构的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研究,以项目化学习驱动学生对事实性知识深度获知,对概念性知识深度理解,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整本书阅读的整合性学习;突破了教材、书本的限制,将学习与生活情境勾连,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彦君.整体观照 有效指导 推进持续阅读——例谈《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整本书阅读指导[J].小学语文,2021(09).

    [2]张燕.大概念统整下的项目化学习探究(笔谈)[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05):94-128.DOI:10.13627/j.cnki.cdjy.2021.05.0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