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浅谈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翟南南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翟南南

    摘要:残障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因病或事故致残,一旦孩子残疾,都会使父母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引导残障儿童从生活技能、文化知识、思想教育、康复矫正等方面进行稳步提升,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残障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下获得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残障儿童;特殊教育;父母关爱;信息化教学;社会尊重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关爱儿童,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残障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的重视,所以家长作为最亲的人必须更加关爱、尊重、亲近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平等生活的机会,如:一起说话、一起做游戏、一起出入公共场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应该适时的多鼓励、多谈心,为他们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残障儿童也有自尊心,父母不应该用蔑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而需要耐心细致的赞美他们。 

    关爱不等于溺爱,有的家长认为残疾儿童很可怜,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只要孩子不缺吃喝穿用,照顾好一切就是幸福的了。在此类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必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废人。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缺陷而将他们限制于封闭的家庭环境之内,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一起协助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走向社会,让他们享有与同龄人相同的一切基本权益,不仅要像健全儿童一样接受教育,更要培养他们通过学习最大程度地掌握技能,使每一位残障儿童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自力更生,为家庭、为社会减轻负担。

    2、加强沟通,与学校相互配合,提升教育效果

    有些家长不送孩子进入学校,认为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有的家长不放心,认为孩子很可怜,心疼孩子;有的认为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会照顾自己;有的认为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丢人.......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孩子的终生,而且会成为家庭的累赘。

    家长和教师都有着让残障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心愿。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应该相信学校,与学校紧密配合,力争把残障孩子培养成“残而不废”的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残障学生在校时间比普通学生要短,需要家长积极协助学校活动,向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个性、爱好、成长史、在家里的表现等。家长还应该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等,只有通过家长与学校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让残障儿童更好的接受教育,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并顺利融入社会。

    二、学校教育方面

    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科学、有效的学校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及小学教育阶段尤为重要。这个时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离开父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种种表现也始于这个时期。

    1、爱无处不在

    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做到以诚待人,给学生自信和信心,做到以爱暖人,给学生平等和尊重,做到以情感人,给学生关心和爱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教师在生活上、精神上、物质上等都要给学生最大的帮助,残疾儿童的心灵及其敏感,可能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就会对他们造成不小的伤害。特殊教师的责任除了基本的文化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疏通和辅导,为了能和残障儿童建立起友谊的桥梁,我熟悉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慢慢将他们的自尊心修补起来,从而一步一步的增强他们的信心。

    2、沟通无止境

    师生之间充分的沟通,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最好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我们关注的特殊学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只有去通过沟通和交流去培养残障儿童对生活的自信,才能促使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走向社会。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条件,只有互相信任,师生关系才能融洽。由于残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应用真诚的关爱去呵护他们,用真诚的行动去感动他们,使残障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找回更多的自信。

    3、信息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应采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残障儿童自觉地学习。教师不仅要熟练使用ppt课件、音视频教学,还要引导残障儿童使用简单的写字板、语音录入软件,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知识,使他们能通过网络去更好的认识这个美好的世界。

    4、培养自理能力

    让残障儿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对残障儿童的责任和義务。在生活课上,应以引导为主,如:梳头、理发、剪指甲、扫地、擦桌子、擦鼻涕等。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应尽量采用各种形式,鼓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让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快乐,学习知识。我相信,只要残障儿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进入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有向社会服务的机会。

    总之,为残障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用爱心呵护每一位残障儿童,使他们在这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严清.情境教育为残障儿童“打开一扇窗”[J].现代特殊教育,2015(11):1.

    [2]赵华.情境教育,奏响残障儿童生命乐章[J].现代特殊教育,2015(11):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