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如何构建小学美术的趣味性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小学美术的趣味性教学模式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高笑天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民族实验小学  高笑天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可以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还能增添课堂趣味性。本文以“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为题,在将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的方向,旨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助力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趣味性教学 策略

    美术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艺术精神、人文素养。然而当下小学的美术教学方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美术趣味性教学的欠缺,以及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较弱。因此,在当下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和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势在必行。

    一、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1.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过程

    美术趣味性教学是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过程的,它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以身心愉悦的方式,调动孩子的心理情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将生动风趣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愉悦感。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美术,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还能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2.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效率

    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帮孩子树立健康的审美观,锻炼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才是传授美术知识。趣味性教学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运用趣味方法,依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及喜好,提前设定好符合孩子接受度的美术课程,同时融入孩子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场景,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获得美术知识和文化感悟,能极大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

    3.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美术也是如此。只有把“趣味”设为美术教学方法的核心,才能实现培育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同时组织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美术活动,在孩子学习美术中进行启发和指导,更容易被激发起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美术教学的不断深入,会让孩子逐渐领悟到美育的魅力所在,最终让孩子对美术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并为之受益终身。

    、构建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各各学科的教学领域之中。所以小学美术教师也需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将其优秀的部分保留起来,在不断的改造和优化之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美术课堂氛围,借助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内容的体验,强化学生的美术思维。而且在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元化元素的交织组合之中,学生也能够开展积极的交流和讨论,以此展开合理的想象和创造,实现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发展。

    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网络世界,让学生体验美术的乐趣。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如引导学生运用电脑绘图工具进行创作与探索,让学生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2.将故事引入课堂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对于任何具有故事元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之时,便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主动分析的方式,来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在借助故事元素之中,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整体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每一个小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开始接受美术课程,进而在爱屋及乌之下彻底喜欢上美术课程。

    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画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画作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元素,在鉴赏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作者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美术知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心理,从而对美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入趣味性教学策略过程之中,完全可以通过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当然,小学美术教师应尽可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来进行教学情境内容的针对性创造,这样使得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情境教学之时,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情境教学的氛围之中,使得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进而愿意在美术课堂中彰显主体性地位,进行多元化的深度学习和探究,以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

    总之,在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中让孩子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创作时,老师要多给予启发和指导,帮助孩子进入传统文化场景中。虽然孩子组成小团队协同创作,但是孩子之间的合作尚未达到默契程度,并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果缺乏老师的指引,有可能停滞于懵懂状态,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以老师的引导为前提,孩子才能完全发散思维,相互碰撞出艺术创作的火花,更好地实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文玲《小学美术社团教育初探—以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儿童画社团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2] 张丽《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第24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