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师生关系的四种境界
师生关系的四种境界

来源:教育教学 作者:王玉萍

     

    山东省荣成市好运角中学   王玉萍
    摘要:从《读者》中发现一篇小文,谈及老子《道德经》中治国与管理的几个境界,微言大义,我理解得未必透彻,但由此想到了课堂管理与师生关系,觉得老子所言极是。暂且班门弄斧,略述所感,谬误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教。
    关键词:师生关系;境界
    这四种境界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恶劣的师生关系就是“侮之”吧。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老师就揪住不放,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直到学生俯首帖耳、痛哭流涕、表明坚决悔改方可作罢。更有甚者,教师看学生横竖不顺眼,一见就觉得窝心,虽然学生没犯什么错,但见了他无端地心情就不好。因此,这种心情便从言语神态间不经意流露,轻则冷淡,重则批评呵斥。但是皮尔、保罗校长对犯错的罗尔斯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深思----小罗尔斯,小时候出生于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小学时代经常逃学、打架、偷窃,有一天当他又犯错误时,皮尔、保罗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的说: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自从那一天起,罗尔斯的行为不在拖沓和漫无目的,以后的40多年间没有一天没按照州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51岁那年终于成为纽约州州长!诚然,一句话改变了罗尔斯的命运!相反,对犯点小错的学生极尽讽刺挖苦,不但使学生心灵扭曲,而且他们眼里的教师,德不高望不重,身不正行不范,更谈不上敬佩崇拜了。轻的在心里诋毁老师,严重的甚至在言语行为上冲突冒犯。此时学校已经不是一个学习的乐土、培养人才的土壤,而是一个让人厌恶的喘不过气的比监狱还可怕的所在可见。“侮之”的后果多么的严重,我们的老师当慎之又慎,坚决远离。
    近些年来,我校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都颇见成效,这种恶劣的关系不复存在,但追溯到我刚毕业的那些年,应该不乏其例吧。很惭愧地讲,我自己就有过这样不堪回首的教学经历。现在想想,师生关系紧张,根源在于管理者——老师身上,韩愈早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道,要向学生传递一股正能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才之前先要成人。“侮之”是教育不出一个阳光的大写的人的。教师要捧一颗真诚慈善的心来,把“慈心”放在学生身上。和煦的暖阳会让人脱去厚重的棉衣,凛冽的北风只会让人将自己裹挟得更紧。
    比这稍好一点的境界是“畏之”。老师用手杵着腰,指手划脚的说一些高且大的道理。道理都对,放之四海而皆准,可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是不会真正激起学生心底的浪花的。只有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敞开心扉,才会把老师当做朋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害怕老师,一时畏惧老师的威严,畏惧老师严厉,管理严格,深怕自己只身雷池,引来老虎发威,河东狮吼,或者被终年打入冷宫,凉拌。只能暂时低下高贵的头颅保持沉默,但对老师口服心不一定服。可是长期在言行上战战兢兢,惟师令是从。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便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成长的主动性、创造性,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尊严的布偶。存在这种师生关系的班级或课堂,“老虎一下山,猴子也不会称王”,一旦没有老师,学生便无所适从,乱作一团。如此,责任心强的老师就兢兢业业,身系学生,成了学生活动的“全陪”。可是这样的老师却也是桎枯学生灵魂的最大刽子手。因为:没有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民族也离衰亡不远矣。
    应该引起深思的是,这种管理方式曾被认为易于操作、成效显著,无形中被推广,模仿,至今也仍然被一些老师奉为法宝吧。回想一下:美国人倡导的是自由、平等、创新;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很长时间却是勤劳、任劳任怨等等词语。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下,学生“遇其叱咄,色愈恭”、“师命,生不敢不从”,会赢来“管理得真好,学生真听话”的称赞。但是,这种管理的背后,老师们注重的只是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身心成长。而且,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亘古不破的真理,一味靠“堵”垒起来的堤坝,终会有“溃于蚁穴”的一天。况且,这种关系发展到极致,往往就成了“侮之”。
    再高明的一点,就是“亲而誉之”。摆脱师道尊严的虚架,把一颗诚挚的为学生服务的心放到学生中间去,师爱生,生尊师,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双方都感到愉悦亲切。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和学生心连心,老师的一个微笑、一次轻颦,一声微叹都会牵动学生的神经。此时的学生也肯定会爱屋及乌,喜欢老师的课堂,喜欢老师的教导,喜欢老师所组织倡导的活动。这种师生打成一片,一团和气的集体,是无数老师向往并努力的目标,我也不例外。我想,从心底热爱学生,一切真正着眼于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应是每位教师基本的职业操守。孔子和朱熹都能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关心学生的志向,在教学中“无私”“无隐”,学生家中有困难,设法给予帮助。时常在一起,或讨论学问,或谈笑歌舞,和学生打成一片,感情深厚,在赢得了学生尊敬的同时,学生更敬佩他们的道德和学识,自然而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我想这样的老师也自然会达到让学生“亲而誉之”境界。
    可是,老子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下知有之”。放到班级或课堂上讲,就是学生心里装着老师,可并非时时处处都需要老师在身边。不必老师事必躬亲,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能进行得井井有条。课堂上,老师讲最少的话,做最少的事,干预最少的过程。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活动,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每个过程虽没有了老师的亲力亲为,但学生各司其职,一丝不苟,他们成长发展的主动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主自由的氛围,使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于是,个人和集体做到了双赢。
    由此,我想到了雷夫的56号教室,雷夫和他的孩子们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孩子们在雷夫不在的情况下,能自发组织,布置修复被破坏的教室,从每天清晨的思维训练到每年的莎剧排演,一切活动,淡出的是雷夫的身影,不可或缺的是雷夫苦心孤诣的教育指导。这种“下知有之”的最高境界,蕴含着“亲而誉之”的关系吧。雷夫用信任取代恐惧,用道德发展的六阶段来引领孩子,在班级营造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这才是孩子多种成长的坚实后盾。
    营造哪种境界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身上。我想,身日师者,思想上一旦认清、行动上坚决执行,一定会开创出和谐师生关系的新天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终生上下求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