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龚桃旭

    江苏省扬州市龙川小学附属幼儿园 龚桃旭

    [摘要]当家长将幼儿送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接触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老师、认识新的小朋友时,幼儿会突然觉得失去了安全感、没有了依附感,对未知的人际关系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对陌生的环境缺乏控制而觉得紧张不安。而身为家长,看到孩子哭天喊地时就觉得心软,经常在教室外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去,又回去安慰他。这种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入园焦虑”现象,并且近几年来此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是根据观察并分析小班新生入园之后分离焦虑的表现,来寻求帮助幼儿减少入园焦虑的方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程度,帮助幼儿稳定轻松的度过入园焦虑阶段。

    [关键词]小班幼儿 入园 焦虑 对策

    • 引言

    幼儿入园焦虑的定义,也就是因为幼儿要去幼儿园而改变了日常活动的规律以及外界环境发生的改变会对学前儿童形成一些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焦虑的最关键的内容与方式。对分离焦虑的界定有很多,有一部分文献指出分离焦虑就是指学前儿童在和他所依恋的对象进行分离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一些尤其焦虑的应激反应;也有一些看法认为是指幼儿在与平时密切交往的家庭成员分开之后所产生的急躁、悲伤、忧愁、害怕、惊恐、忧虑、无法安定下来等情感反应。对每个单独的幼儿而言,幼儿园对比家庭环境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没有接触过的环境,想让幼儿安定愉快的度过入园焦虑的时期,不光需要教师竭尽全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家长也需要帮助教师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园教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但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

    幼儿入园焦虑的主要问题的表现是遇到问题会出现过分的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而且不好意思跟老师或者别的幼儿交往。幼儿所展现出的这一些不良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正式这个问题,从小就积极地为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而进行正确的指导,这对儿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小朋友进入幼儿园,来到一个从没来过得地方,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格外的紧张胆怯,这个时候,幼儿就会用自己的惯用手段,或者说他们也仅仅能这么做,就是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紧张与焦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园焦虑。而幼儿的入园焦虑的状况如果具体来划分,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哭闹。当新学期来到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生幼儿基本都会哭闹着不想来幼儿园,而当他们到了幼儿园,面临与家人分离的情形,他们更是会哭闹不止,个别天赋异禀的幼儿能持续一上午甚至一整天。

    2. 对个别人或物的依恋。有一些幼儿会对班上的某一位老师格外依恋,这种情况在吃饭或者午睡的时候表现的格外明显。

    3. 沉默不语。这一类型的幼儿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孤僻,到了幼儿园之后不喜欢说话,长时间保持沉默,不愿意与大家一起玩。有一些会带来自己的玩具,来陪伴自己,但是大部分幼儿园是不允许幼儿带自己的玩具来幼儿园的,所以家长,老师要格外积极的关注这些问题

    4. 不午睡。有一些幼儿来到幼儿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反抗,比如不午睡,而刚入园的大部分幼儿都会选择不午睡

    5. 不吃食物。就像上一点所说的,这也是他们进行抵触的一种重要手段,拒绝吃午饭和加餐,拒绝幼儿园老师给的一切食物

    6. 独自玩。有一些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喜欢独自玩幼儿园提供的玩具,在游戏过程中更喜欢独处,这一类型的幼儿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但是老师也需要关注他们。

    7. 经常反复说某些话,譬如:爸爸几点会来接我啊,爸爸呆会儿就会来接我了对吧,马上爸爸就要来接我了,只要我乖乖的等等,,重复的频率很高,但是没有什么规律性,时间和地点不定

    三、分离焦虑出现的原因分析

    通过我对实习时所在班级的幼儿入园焦虑的具体行为的观察,以及与幼儿的谈话与交流,结合本班老师对我的教育经验的指导,我对我实习班级上的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如下两点分析:

    1. 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因素。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在幼儿园里面需要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吃饭、睡觉、穿衣服、上厕所等,这对于幼儿是一种困难的事情,也会让幼儿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在我们班就有一名幼儿,每天入园的时候都会一个人在那边哭,分离焦虑的情况尤其严重,然后我就格外关注这一名幼儿,终于被我发现,该幼儿几乎每次去上厕所都会把裤子弄湿,但是由于害怕或者种种原因,他不会去向老师求助,反而是尝试通过憋尿,来避免尿湿裤子,但是又憋不住去上厕所,最后还是看着潮了的裤子默默抽泣,我认为该幼儿就属于典型的因为缺乏自理能力而导致的入园焦虑。后来在老师单独指导下,该幼儿慢慢学会了如何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尿在裤子上,随后该幼儿入园的时候就不再会出现哭泣的情况了,焦虑情绪逐渐消失。

    心理因素。幼儿园对幼儿来讲是一种生疏未知的环境,是以幼儿会出现一种本能的畏惧感和不信赖感。对这种比较崭新的刺激比较敏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幼儿就更易于出现分离焦虑。再加上小班新生从小接触依恋的基本都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而从没有与老师接触过,也没有建立起依恋感,从而更容易放大幼儿的恐惧,表现为入园之后经常哭闹着要寻找自己的父母长辈。早晨是幼儿入园焦虑表现最为强烈的时期,因为刚刚与亲人分开,还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所以更加容易哭闹反抗,之后虽然还会不定时询问父母长辈什么时候来接自己离园,但是情绪相对早晨会稳定一些。

    2)家庭因素:

    家长教养方式。我在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中,知道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与本班幼儿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焦虑的产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交流中,我发现,在民主养育方式下的孩子更独立,更不依赖父母。并且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入园焦虑;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幼儿的独立性较差,情绪稳定性比较差,波动性大,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很容易出现入园焦虑的现象,而且焦虑的程度都很严重;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教出的幼儿,移情能力较差,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如果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呵护和关爱,就会出现焦虑,并且利用哭闹等方式来吸引教师的注意。

    家长所采取的行动。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毫无疑问会对幼儿入园焦虑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身心准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使孩子更加自信,减少分离焦虑的可能性。其次,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也会对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能够对教师表现出信赖和友善的行为,会帮助幼儿减少不安和恐惧感,有利于幼儿完成对依恋对象的转移,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程度。

    三、应对分离焦虑的方法

    依据以上我对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的剖析,以及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认为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减少幼儿入园焦虑的现象

    1. 注重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促进幼儿一日生活的规范化

    "晨间接待”是幼儿早上入园之后所经历的第一个环节,尽管时间比较短,但他对小班幼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会影响幼儿一整天的情绪,也能帮助家长更加信赖幼儿园。在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只会依恋他们的父母长辈。而老师要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这一行为,要把自己带入到幼儿父母的角色中去,可以多拥抱拥抱幼儿,减少与幼儿的距离感,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幼儿园环境。因为小班幼儿岁数太小,缺少独立自主的生活经验,对幼儿园也不存在必要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教师应该多跟幼儿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并帮助幼儿解决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碰到的难题,长此以往,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且能减少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焦虑程度。新生进入幼儿园之后,交往对象变成了他们以前很少能接触到的陌生的同龄小伙伴和教师群体,由于幼儿缺乏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在交往的初期很难对他人产生感情。教师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关注幼儿与同伴教师在交往期间的状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交往能力,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幼儿园生活中去。

    1.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想法,培养自主意识

    在幼儿的生活中,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使他们的家长,所以家长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就可以让幼儿领会他们的用意。但是幼儿刚进幼儿园的时候,由于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心理活动,而幼儿也不能很轻易的理解教师的用意。所以当教师的精力不够让他们同时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时候,个别敏感的幼儿会产生失落感,从而出现入园焦虑情绪。比如,面对幼儿哭闹的情况时,有一些教师会主动与幼儿进行沟通,但这却会让幼儿更加着急,从而哭闹的更大声来表达他的想法。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告诉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人少的地方,等待他的情绪平复下来,再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增进幼儿与教师的感情,让教师更了解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敢于与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兴趣。所以当教师碰到幼儿“大哭大闹”的情景时,我们不要着急,更不能生气,因为这是幼儿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我们需要耐心的聆听并且帮助他们。

    1. 尊重幼儿的依恋表现方式,使幼儿增强对幼儿园的喜爱

    为了让幼儿园具有温馨的氛围,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创设舒适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在活动室中专门划出一个区域,用来展示当时流行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是幼儿自己的照片、贴画等内容,或者布置一些物品与玩具。在班级中尽量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窗帘等作为装饰,缓解幼儿的焦虑感。教师与保育员一定要落实保育工作,让幼儿得到充分的呵护和关爱。很多幼儿来到幼儿园之后会出现一定的恋物的现象,比如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书包,喝水只用自己带来的杯子、上课期间也要抱着自己的玩具等等,教师要尊重幼儿这种依恋表现方式,虽然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可能不允许幼儿带玩具或者其他东西到幼儿园来,但是面对小班的新声,教师可以放宽这一要求,随着幼儿在园时间逐步增长,再慢慢的引导幼儿不要将这些东西带到幼儿园来,这样有利于幼儿缓解入园焦虑的情况。某些幼儿不敢跟教师近距离接触,害怕教师,主要原因是在上课期间,家长将幼儿交给教师后就直接离开,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隔阂感,甚至是害怕恐惧的心理。对于这种心理想法,教师必须要对幼儿进行耐心的讲解,与幼儿进行良好的合作,让幼儿逐渐对幼儿园产生信赖感和归属感。

    4、开展预入园亲子课程,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让幼儿园具有温馨的氛围,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创设舒适的幼儿园环境,许多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在入园前如果能与父母长辈共同参与预入园亲子活动能有效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这很好理解,预入园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生活,减少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但是有一个我们需要知道,那就是教师不应该强迫家长或者幼儿参加此类活动。不过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向家长普及预入园活动的益处,让家长了解预入园亲子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此类活动中来。活动地点应该尽量选择在教室内,这样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前感受校园生活和环境。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幼儿的带班老师为主。训练内容应该尽量减少技能方面的训练,更不能让家长和幼儿产生任务感,这样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应该选择一些能够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活动或者游戏,让家长和幼儿在此类活动中不会感受到压力,更有利于减少幼儿的入园焦虑情况。

    5、家长在帮助缓解入园焦虑中充当重要的角色。(1)拓展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如在周末的时候花更多的时间陪幼儿,可以带他们去公园玩,或者与邻居朋友家多聚会交往,增加幼儿人际交往的经验。(2)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家长自身要做好充分的思量准备,对于幼儿的特殊的依恋行为要理解并且尊重,在幼儿入园之前,父母长辈不能在幼儿面前露出焦虑不安的表情。其次,在生活方面,要告诉幼儿,在幼儿园老师与幼儿的关系,大体说说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以及一些作息的规律,让幼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知道幼儿园是干什么的。(3)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在                园期间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进餐和如厕。进餐方面,家长要教育幼儿,避免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如厕方面,家长要提前在家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如厕的习惯,这样入园之后幼儿的适应能力会相对比较强

    6、梯度入园法是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梯度入园法,即为了有效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而让幼儿分解入园从而逐渐适应难度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入园方法。根据学前教育研究发现梯度入园法是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的有效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后期效果相对比较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