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基于“需求”的家长成长课程建设策略
基于“需求”的家长成长课程建设策略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高瑜

    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校  高瑜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的关注。据2020年11月20日联合国儿基会发布的数据,全世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0%。要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现状,需要家校携手,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就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基于家长的实际需求,对小学的家长学校的家长成长课程进行建设迫在眉睫,在建设家长成长课程时可采用整体规划、尊重需求,重点推进、分层实施的策略,让家长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需求家长成长课程策略

    立德树人,起步于家庭,成型于学校,融合于社会。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对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成长、家庭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那怎样的家长课程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课程呢?全国上下全方位、多角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了我启发。原本课程就是共同体,是课程专家、师生、家长、社区等在共同建设、共同体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态。基于家长的需求,从而建构家长真正需要的,有实际意义的家长成长课程,这才是我们该走之路。

    我们的家长成长课程,采用了整体规划,尊重需求;重点推进,分层实施的策略进行开发和建设。

    一、整体规划、尊重需求

    家庭和学校本是教育共同体,营造合力育人的文化氛围,围绕学生发展协同互动、开放共享,建立对话协商机制,优化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家长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够促进学校的家校合作的进行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家长成长课程开发规划方案的制订是要明确回答学校 “培养什么样的家长”问题,这是学校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

    整体规划既要体现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家长成长课程建设方案的主线,贯穿始终,又要在整体上规划和落实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重视学校各种教育活动的整合提升,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助力家长的成长。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在整体规划是必须转变工作观、指导观、供求观。一是转变工作观,由重要求到重需求。二是转变指导观,由重计划到重变化。三是转变供求观,由重单向到重双向。

    家长成长课程也是从实际需求中诞生的。根据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深入分析家庭教育的需求,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社区资源,激发家长潜能,开发家长成长课程。

    二、重点推进、分层实施

    规划好目标方向之后,接下来就将建立自己的家长成长课程体系,并且应该将此项课程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家校共育课程体系中去。

    学校把家长成长课程纳入学校家校共育课程体系中整体建构,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家长成长课程体系。

    1.开发共学互通三级通识培训课程

    为家长的成长需求提供适合的培训,学校开发了教师、家长共学互通的三级通识培训课程,包含校级、年级和班级课程。课程以好爸妈修炼、父母陪伴、跬步课程、心理健康团队建设、亲子沟通、作业辅导等为主要课程内容。

    2.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优化学校课程体系

    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校本课程开发建言献策,为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目标的编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思路和建议;二是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过程的监督与评价;三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反馈建议,提供服务。

    3.家长兼职教学策略

    除了课程开发之外,发挥家长的特长,助力家长在实践中成长,邀请家长担任部分课程的执教者或指导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特长展示类课程。家长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结合自己的专长在对应的班级或者年级上课。书法、厨艺雕刻、儿童保护、绘本阅读、气象知识、膳食营养等领域都成为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某个主题的内容通常进行一次。第二类是兴趣体验课程的执教者。家长系统地参与学校课程,和学校老师一样,进行为期一学期,共14次的授课。从课程的内容、讲授和课后的评价,全程参与。在江南小学快乐周四体验课程的56门课程中,已经有14门课是家长开设的(2015年统计结果)。如,由回龙湾社区推荐的社区志愿者罗富梅、王冬青老师执教的 “变废为宝——纸艺”“十字绣”,家长郭世忠、张华等为孩子们开设的“抖空竹”“日本动漫”“电影的秘密花园”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成了最火爆的“秒杀课程”,让“兴趣体验课程”的课程项目更为多彩。家长参与到课程中来,丰富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儿童的学校生活,也拓宽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途径。

    4.家长参与教学评估

    家长听课,了解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评议,可以直接掌握学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加以有效监督,也可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对教学改革进行具体帮助,更是可以借助教师这面镜子来反思自己平时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定时举办“学校开放日”,邀请所有家长进入课堂,直接对学校教学进行评估。

    5.家校双向评价策略

    家庭和学校在双向评价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家长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全方位、多领域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每一项工作的结束,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填写书面的调查问卷或者进行调查访谈,还会借助网络平台多元、灵活地反馈情况。这些又反过来迫使校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也使学校获得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学校也会依据家长活动的参与度和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贡献值,以及《优秀家长评选》制度对家长进行评价,选出“十大”优秀家长,在每学期的学期末的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家长成长课程,更多地参与到家校合作的工作中来。

    6.家校联动活动策略

    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积极鼓励家长参与。鼓励基于课程学习的亲子互动,促进家教科学化,明育儿方向、获育儿方法、创育儿典范;促进家庭和睦化,用作良好的家庭环境,创设良好的沟通机制,优化家庭成员的行为,合理配置家庭资源;促进亲子常态化,活动课程助力亲子互动,网络课程实现平等沟通。江南小学就通过整合家校资源,固化了“我与孩子共戴红领巾”、“七彩江南亲子运动会”、“江南志愿者在行动”“亲子阅读节”等品牌活动,同时构建了家长参与寒暑假作业设计,家长参与学校义务服务活动等活动。借助有趣、生动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尽快地成长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家长成长课程更应该是“心心相印”的,一所学校的家长成长课程,应该从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出发,引导众多的家长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辅助者成为教育伙伴,促进了家校共同体建设,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助推学生的健康成长。

    附: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

    [2]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

    [3]王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D]. [1]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 2020.

    [4]郑志生.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5]谭琪.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