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丰富小学课堂阅读
丰富小学课堂阅读

来源:教育教学 作者:王星

     

    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小学   王星
     
    观摩了刘雁鹏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 我不由得深入地思考起来:常态的阅读教学如何有效的多层次地读?
    语言是文章的生命,任何思想情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获得,任何美感的体验都需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才能拥有。语文课标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悟出言语运用的美妙之处。朗读是理解语言的重要方法,朗读训练需要与具体内容的理解感悟融为一体。观摩中,我结合个人理解,试从如下方面丰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
    1、导入引人入胜,在课题处质疑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加以重视。好的导入语要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认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自然从容、引人入胜的导入,能把孩子们一下子吸引住,有利于孩子们进入课文情景。顺势读课题,在课题处质疑提问,问读与读问往返,在问中读,在读中问,激思而促读,以读促思。
    2、抓住文章中心句感知读。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中心句是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在课文中出现的特点,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初读课文后,教师一个追问,让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想象画面品味读。
    语言文字,“语文”,我们的母语,和其它语言文字一样,都是间接反映事物的。唯有想象,才能把由线和点组成的汉字符号,变成孩子脑海中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才能让语文鲜活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课堂朗读,“读文章、想画面”可以让培养想象力成为现实。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可以在孩子的朗读里、在孩子的想象里得到呈现,在孩子的小脑瓜里进行再创作。也只有带着想象地阅读,才能让读者更贴近作者的心灵,更深刻地的理解文本。
    此时,再度质疑:搭石是一道什么风景?让学生想象画面:家乡的人们怎样走搭石?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汇报交流时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但如果是常态课,没有多媒体课件,只有黑板粉笔和课本,我想不妨这样设计:(1)我范读相关语句,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读完后问学生:你脑海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想象力得以激发,发言想必也是精彩纷呈。(2)利用插图,男生边看图边听女生读语段,同时想象画面;然后女生边看图边听男生读语段,同时想象画面。这样教师与学生和文本对话、互动、交流、沟通、碰撞,让学生感受画面美,悟到语言美。这样让学生先融情想象,再体验情境,最后反哺朗读。真正感受到文字有呼吸,语言有脉搏。
    4、理解关键词语,创设情境欣赏读。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在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基础上,学习时理解词语,就能读懂文章内容。每篇课文都会出现一些没学过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情境,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关键词句,深入赏读课文。《搭石》一课教学,对于问题“一行人过搭石,从哪体会到美?”相机创设情境理解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上工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下工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上学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放学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春游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办喜事时,       (哪些人)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创设这样的情境反复读,既欣赏了精彩的句子,又积累了语言;既品味了语言,又培养了语感,还让学生享受了语言的魅力。把这些有声,有色,有感情,有形,有动有静有缓有急的词,反复让学生细心体味,把玩,不知不觉体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获得了语言的滋养。
    5、精彩处诗意读。
    协调有序走搭石一段文字,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晨起上工,欢快地抱着希望走上搭石,暮归收工,心怀幸福地满足感走上搭石,一幅幅乡间的和谐画面映入脑海。更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想到了山涧小溪、空山新雨、青石排列、竹篓蘑菇、牧童黄牛……那朴素的、清甜的乡恋如潺潺的清泉在心中流淌。此时,变化文中文中的排列,成长短句,列成诗行,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歌的韵味,并联系生活体验感受淳朴的民风及纯真的感情。
    6、领悟情感,内涵处感悟读。
    一文一特色,一家一风格。《搭石》第二自然段,揭示了文章主旨:为他人着想,写了家乡的人们摆搭石的细节。刘老师把这一段放在最后教学,这一安排,让学生在读中解疑,解疑中感悟,感悟中升华了主旨,悄无声息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语文阅读讲究文道统一,教文育人,要做到语言与思维相融合,学语文与做人相融合。
    最好的语文课堂,应该以丰富性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希望,让他们在语文的感染和熏陶下,铭记生活中无数的瞬间,留取生活中感动的镜头。由此老师需要在延伸环节引导孩子们留心平常事,发现平凡美,表达平凡美。让学生的思绪翻飞,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效、高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