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农场 大观察
小农场 大观察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董银芬


    ——浅谈以农场为媒介,优化小班幼儿观察能力的指导策略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指南》指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会探究的过程,从中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观察活动是小班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也注重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漫无目的”式——观察无目的。即观察无目的,受自身兴趣、外界影响较大,在观察中呈现“走马观花”的现象。

    (二)“蜻蜓点水”式——持续时间短。其观察对象具有多变性,通常无法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长时间观察,大部分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察对象。

    (三)“千篇一律”式——观察方法单一。在观察中以最直接的视觉观察为主,观察的内容聚焦于看植物的颜色、明显的外形特征,对于其他特征的关注较少。

    农场作为幼儿园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孩子们观察、认识大自然的重要窗口。基于此,我们尝试利用农场活动,优化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多样锁定,转“无”到“有”

    1.创设情境  锁定对象

    小班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乐意在故事情节中进行想象与假象,喜欢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因此,我们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明确去农场观察的内容,增加农场活动目的性。如在秋天的农场活动中,我们用《拔萝卜》的故事情境,明确活动内容。

    2.融合游戏  锁定对象

    基于农场特点

    幼儿园农场的场地范围大,对孩子的观察易形成一定的干扰,难以集中观察。根据此情况,我们借助不同的花瓶、裙子、动物等的镂空图片营造生活情境,帮助孩子们缩小观察范围。如在寻找农场春天活动中,借助镂空花瓶、动物形象,引导孩子寻找农场里的春天。“我把黄色的油菜花装进了花瓶”、“我的小羊变成了绿色。”……镂空图片的协助,提高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目的性。

    关注兴趣需要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游戏中观察富有趣味性,不仅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能延长幼儿观察的时间。如教师关注到孩子对洞洞上吃叶子的小虫子的保护色发生了观察兴趣,便引导孩子们学着小虫子,玩起了捉迷藏游戏,穿绿色衣服的躲在绿色的油菜地里,穿红色衣服的躲在山茶花下面,在游戏体验中,提高观察目的。

    3.任务设置  锁定对象

    我们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与农场实物匹配等方式,引导孩子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农场里寻找、探索。教师提前对农场作物进行拍摄,并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想法,制作匹配图片,或是完整的农作物,也或是其茎、叶、花等局部。每次去农场观察时,让孩子有目的地去寻找图片相应的农作物或部分,并进行对应。

    (二)多维追踪 “短”变“长”

    1.天天记录 保证观察时间

    1)从单一时间转向一日生活

    我们让孩子们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长期记录,将之常态化。在观察记录时间上作班本化调整。将细碎的晨间时间进行整合,不充分的集体时间与生活活动进行机动调整,从根本上进行观察时间的保证。除此之外,还利用零散的餐后散步、自主活动时间进行个别幼儿的随机观察、记录,让观察真正落实在一日生活中。

    2)从断点式转为连续式

    传统的小班记录形式为记录纸记录,此类记录多为断点式,记录时间不连续。因此,我们将记录纸调整为记录本,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画在本子上。在记录本的帮助下,孩子们每天都会坐在花草前,将自己的发现进行表征、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天天记录活动,在家用照片、文字的形式记录孩子的发现。

    2.提问推进 延长观察时间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寻找观察活动中的一个个亮点,巧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引导幼儿持续观察我们围绕以下2点,设置问题。

    1)立足植物明显变化。如根据小种子变化,用一连串的问题加以推进。如“发芽的小苗苗有几种?”“小苗长出了几个花苞?”“它会开出什么花呢?”等,在一个个新问题引领下,一个大型观察活动变成了数个小型观察活动,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种子发芽的变化和神奇。

    2)追随幼儿观察兴趣。教师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其探索需要。如在观察发芽小苗外形的同时,孩子们发现了叶子上的小洞洞。教师及时发现孩子兴趣点的转移并提问“洞洞的是什么样子的?”“其他地方还有洞洞吗?”在问题助推下,孩子们在农场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洞洞,使孩子的兴趣得以持续。

    (三)多种途径 “少”成“多”

    1. 图表辅助,调动多感官参与

    事物的特征是有许多方面的,如色、香、味、硬度、大小、形状等这也就需要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基于此,我们引导孩子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去触摸,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观察事物和现象

    2.前后对比,引导比较观察

    如在观察农场花的活动中,当老师识别到,孩子第一次记录的波斯菊的外形特征只是孩子们对花的经验(图1),而不是眼前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征时,教师引导孩子将自己画的花与真实的波斯菊的样子进行对比(图2),从前后对比中,发现花的细节特征——花瓣的形状、花蕊的造型(图3、图4)……

     

    1            图2             图3                图4                 

    3.循序渐进 促进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法能让幼儿认识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帮助幼儿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

    如在观察小农场桔子时,我们首先在远处和孩子们观察整个桔子树的造型,然后走到近处去仔细观察桔子树的树干、树叶、果实等等。在观察树干、果实的的过程中,也分别遵循了由粗到细、由外到里的原则,这样的观察方式让孩子们养成了按顺序观察的良好习惯,也让他们对于每一个事物的观察更为具体。

        依托农场,不仅激发了小班孩子的观察兴趣,同时也帮助孩子积累观察方法、形成观察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注入无穷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