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 作者:杨元强

     

    摘要:人的健康分为两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分为两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看得到的,心理健康则需要科学方法来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思想品德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心智不成熟,故而对一些事情缺乏认知力和判断力,对心理健康也没有概念,思想品德的开设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思想品德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而且也会让学生掌握把心理变健康的方法,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 分析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育
    小学生的阅历和感悟比较少所以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简单,大多与自身性格或家庭环境有关,部分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也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只要抓住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及时指导学生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在分析学生心理问题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应分析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从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例如:部分学生性格寡淡不愿与教师交流,慢慢地心理就会堆积一些问题,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应主动与他们进行交谈,并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慢慢开朗起来乐于与别人分享。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成绩的退步与否,有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下降,如果教师不进行指导很可能引起学生厌恶学习、不思进取等问题,教师应与他们进行交流分析学习退步的原因防止他们形成心理疾病。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家长喜欢用“打”来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打人这样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拥有健康的心理。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找出孩子的问题很重要,对症下药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问题不要让学生变成“问题少年”,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会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访谈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2 运用简单方法,培养良好心理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讲一些大道理学生是很难明白的,教师如果借助一些故事、工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工具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将学生带入情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
      2.1 借助寓言故事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
      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寓言故事分享给学生们,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收获了知识,例如在讲有关“孝道”的部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卧冰求鲤》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自己生病的母亲能在冬天吃上鲤鱼,跑到湖边卧在厚厚的冰上等待冰化了捕鲤鱼,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这则故事带给你的感悟,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就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家长是不是“敬”慢慢地改进从而拥有良好品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中会有心理上的交流,由于年龄相近对一些心理问题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有的问题比较简单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解决了这一心理问题,有助于学生间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的教科书上也会出现小的寓言故事,这就表明了寓言故事确实能起到好的作用,像《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都反映了一些好的思想品质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学生生活在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环境中有利于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2.2 在实践中拥有健康心理
      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一些事情后才会有更深的感触拥有自己的体会,品德课中社会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课内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相处和做事的方式上有一定的不足,因为在家中被骄纵和同学相处时总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没有学生愿意与他们玩耍,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师按照就近原则分成小组发现自己家乡的变化,在参观街道、工厂的过程中学生们互帮互助,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解说有的负责记录。学生看着家乡的变化会不自觉的激起他们积极向上、报效祖国、长大成材将家乡建设的更好的积极心理,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队互助、分工合作、知道了以大家为中心,从而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认知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心理会更加成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 通过交流互动的方法拥有健康的心理
      心理的健康源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还是应该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或者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提升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小学生之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表现比较良好就可以对其进行奖励,例如拾金不昧、努力上进等,其余没有受到奖励的学生会暗自努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拥有良好风气的班级,学生们也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生活作风。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某一道德现象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析,例如“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的问题分为正方反方来辩论,正反方通过查阅资料拥有自己的道德观点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己的判断能力。
      3 结语
      健康的心理应从小培养,小学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加强重视、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和家长定期交流,让学生拥有一个向上、快乐的心理使得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道德品质高尚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优质少年。
      参考文献
      [1]马建青.论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4,(8):30-35.
      [2]张小平.谈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5,(2):114-116.
      [3]王求知,王斌.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125-126.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