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6月刊  作者:孙晓晴 桂艳

    山西省左权县示范小学  孙晓晴 桂艳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至关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阅读中,学生不仅能收获语文知识,丰富自身情感,还能得到思维、能力、素养的综合锻炼,对其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大大有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价值;教学路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课程
       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自主理解。当下基础教育提倡学生本位,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多扮演引导角色。这时,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否通过独立阅读理解文章结构、内容和情感,就是影响其语文课程学习效果的关键了。教师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越能促进他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1]。而学生理解语文课程能够为其阅读学习提供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在“理解课程”与“阅读学习”中的良性循环,这对其在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是对书面表达语言的阅读,学生阅读能力越突出,越能理解书面表达语言的本质,理解其遣词造句规律以及传递情感的方法,这是其提高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从词语到成语,从俗语到名言,从优美语句到文言诗词,将其内化于心后,学生自然能产生更多表达的灵感,在写作中如鱼得水,提高表达能力。
       (三)有益于学生增强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审美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文章选自优秀文学作品,如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牛郎织女》《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月是故鄉明》、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伯牙鼓琴》等。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展开阅读,在其华丽、风趣或直白的语言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自觉领会文章深层审美内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审美素养。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路径
       (一)加强语言积累,消除阅读阻碍
       《老子》有一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了做事情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师生都要脚踏实地,从“垒土”开始。而语文学习中的“垒土”是语言的储备和积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必须面对一些生字、生词,只有提前认识并理解这些陌生的语言,才能预先消除其阅读阻碍,使其流畅地阅读文章,避免出现因“阅读卡顿”而阻碍阅读能力发展的情况。对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提前自主积累语言,也要在课堂导学中适度讲解语言。

    (二)锻炼阅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做事没技巧,吃力不讨好。”做任何事都是一个道理,一旦找到了技巧,便有可能事半功倍。小学语文阅读也是有技巧的,比如,通过略读理解课文大意,发现关键词和关键句;通过关键词、关键句以及各段首尾句理清文章结构,明确阅读重点;整体阅读课文,分段领悟中心思想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提高阅读效率,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思考课文内涵上,提升阅读思维水平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一步。

    (三)营造课堂氛围,点燃阅读热情

    学生阅读热情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根本因素之一,没有热情的阅读就像是应付一项学习任务,一目十行、草草掠过怎能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持续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对此,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首选,建设趣味化课堂。具体来说,可以借助故事、音乐、音频、画面等工具,将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调动起来,也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中,教师先用35分钟时间讲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让学生被二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友情感动和吸引,再播放古琴曲与课文朗诵音频,让课堂不仅有凝聚古人智慧的文言文文字,更有愉悦身心的声音,减轻学生对阅读的畏难情绪。最后,在多媒体中循环展示动画课件“伯牙鼓琴”,让学生一边观察课件画面,一边阅读教材课文,理解其故事情节。在教师用心营造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阅读热情不断增加,阅读效率显著提高,带动了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开展拓展活动,积累阅读经验
       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质上,学习和生活是一样的,都是坚持不懈地挑战自我的过程,都是在挑战中不断进步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使其不断突破已有经验的束缚,积累新的阅读经验,是使其在阅读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关键一环。对此,教师可以在拓展活动中为学生设置挑战。比如,根据教材课后阅读推荐书目开展课外拓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外还能自觉地对课外优质文学作品展开阅读,自觉总结其中心内容与核心情感。再者,在中华民族古典名著中挖掘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在适当删减后组织拓展阅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古典名著已经是一项挑战了,加之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挑战难度更大,使其突破自我的可能性也更大,提高其阅读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总之,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我们必须合情合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敢阅读、能阅读、爱阅读、会阅读,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阅读理解小能手,获得独立阅读并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应将该思维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做学生杰出阅读能力的培养者,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与语文课程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连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50):35.
      [2] 李萃红.“双减”背景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20):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