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刊  作者:王丽芳

    摘要:学科间课程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进行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思维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科间课程融合的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教学设计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打破固化思维,以融合理念作指导;重视团队力量,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可以采用以目标、主题、方法、情境为中心的融合。需注意的是科学有效的评价是保障课程融合质量的关键,需避免由于学科要素简单叠加、机械拼凑导致“拼盘课”。

    关键词:学科间课程融合  综合素养  教学设计

    课程融合是指在各课程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过程。学科间课程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进行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思维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学科间渗透和交叉,使课堂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在学科间课程融合的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本文从下面几个角度研究在课程融合视域下,高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

    一、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教学设计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科课程的渗透,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融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学校的相关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前学科过度分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横向联系,知识学习的碎片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中小学课程普遍存在体系性缺失、整体性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整全生命的发展。因此,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就能坚持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为方向,这也是学科间课程融合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打破固化思维,以融合理念作指导。

    通过调查,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在日常的教学与学习中,单一的学科知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总是有不足与欠缺,对深入思考形成了阻碍。对此,亟须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课程融合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用课程融合的整体性观照学生生命的整全性,让学生能够思考研究的更透彻、更深入,进而实现课程整体育人。

    重视团队力量,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能感受到单一学科知识方法在某些时候会有不足,经常需要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本学科的教学。但是对本学科知识所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只有17%的人非常熟悉,其余均为部分熟悉或不熟悉。因此团队合作,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势在必行。

    教师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发掘单一学科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深度思维方面的不足,提出疑惑点;集体讨论,用不同学科深度拓展;整合资源,形成教学设计。

    学科间课程融合实践中融合的几种路径设计。

    以目标为中心的融合

    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合学科教学目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实施某活动的方向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梳理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内容后,通过交流找到能进行跨学科课程融合的“点”,确定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

    以主题为中心的融合

    围绕同一研究主题,将与该研究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学科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形成一定的项目或者活动。聚焦生活真实问题或社会性科学议题等主题,基于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学生需要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以方法为中心的融合

    教师能够智慧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构建,选取思维导图为主要方法进行课程构建。从人的主体性来说,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形成整体性思维,是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学习的本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之间的互通性和可迁移性,通过主体的自我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情境为中心的融合

    运用情境教学开展教师教育课程融合的教学,使课程融合知识在情境中活起来。通过设计驱动任务,以某一学科为核心,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四种融合路径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目标与主题并不冲突,融合可以是方法与情境的多元融合。

    三、学科间课程融合的教学评价。

    (一)科学有效的评价是保障课程融合质量的关键。

    有效的融合需要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体验、个体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衡量融合是否科学有效、质量高低的标准包含几个方面。第一,学科内的有效性,即融合课程中涉及的关键学科的核心概念、重要方法及学科思想是否在融合主题下得以深入学习;第二,学科间的促进性,即融合课程中涉及的多学科要素彼此之间是否有机联系,是否相互促进,而不只是松散地、单方面地与主题相关;第三,跨学科的关联性,即融合课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整体认知和关联思考,帮助学生打破学科思维定式,形成整体把握问题、多角度全面辩证思考的认知习惯和思考能力;第四,超学科的生成性,即融合课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批判创新精神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探讨知识的方式,更有批判性、创见性地思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二)警惕问题

    学科融合的核心在于突破学科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以及超学科的元素,需避免由于学科要素简单叠加、机械拼凑导致“拼盘课”。一节好的融合课中的学科元素是有机联系的,共同形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总之,学科间课程融合的实践需要教师做好舵手,做好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让课程融合真正的变成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推手,深度思维形成的扶手。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EB/OL].(2014-04-08).htto://www.moe.gov.cn/srcsite/A26/ji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6.html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