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培养审美  塑造内涵—浅谈高中音乐教师该如何面对课改
培养审美  塑造内涵—浅谈高中音乐教师该如何面对课改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范丽颖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范丽颖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以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主。通过欣赏名曲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达到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并完善其个性的目的。高中新课改后,音乐学科也成为记录学分中的一员,由于长期以来音乐学科不参加会考、高考,因此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转变观念思想上重视音乐课,让音乐打动学生使之真正喜欢上音乐课,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纵观目前的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两个现象。
    现象一:为追求较高升学率,对音乐特长生过多的重视,而忽视了普通高中学生音乐鉴赏的教育。因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有限,不喜欢课本的音乐,久而久之鉴赏课备课成为应付上级和学校领导的检查,临阵抱佛脚。可想而知,讲授的课是什么样子的。
    现象二:在音乐鉴赏课中长期运用一种教学模式:先是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接着教师直接点明欣赏曲目,然后播放录音,开始传授新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导致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程序和教师的教学语言了如指掌,老师说一句,学生能接下一句,这种毫无新意的欣赏课,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从而产生厌倦情绪。
    根据现象一发现为争取升学人数而重视特长生的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是在注重这些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专业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下多动脑筋想办法,从备课、上课上下功夫,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塑造他们的内涵。
    根据现象二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支持,鉴赏能力又如何提高?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更好的适应课改后的音乐课呢?
    首先,教师本人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潜心研究备课,重视备课,目的清楚明确。音乐教师作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实施者之一,应改变原有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甚至改变一下生活态度。一个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会欣赏一切美好事物,欣赏使自己的情感变得丰富的事物,尤其应当学会欣赏绘画、电影、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名作,用以辅助教学,或拓展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情感,锻造美丽心情。然后学会赞美他人,尊重每一位学生和赞美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应有的素质,教师要赞美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只有学会适时地赞美别人,才会给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其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淄博一中校长杨运德老师曾说过:“教师要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精心准备。”只有将一堂课备的充分,才能在课堂上讲的游刃有余。用最简练的语言,最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更快、更多、更好的学习到知识。音乐教师每学期完成备课任务并不难,但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节课”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音乐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审时度势的对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形式等做出新的调整,建立一套完整的备课体系,形成一个良好的备课模式,遵循“音乐是听觉艺术”的规律来上课,从聆听入手,不脱离“音响”,保证音乐鉴赏真正得以实施。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甚至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教师的“亲和力”能够直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就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并思考对策,花时间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如果有可能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打破以往坐在办公室里,以研究教材、分析教参为主的单一静态的备课方式,可以“蹲下身来”用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内容,更多的走进学生中间。通过交谈、对话、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要求及所关心的话题,按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来适应具备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需要,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师的“教案”才能变成“学案”。
    实行高中课程改革后确立“以学论教”的态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知道音乐对人的影响不仅是身体和物质的,更是心灵和精神的。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极易接受周围的事物,流行音乐以其表现手法简单、朴实、节奏规整、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等特点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流行音乐其中也不乏优美的音乐,但是如果它配上一些消极的歌词,那么就很难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欣赏它了。面对审美可塑性很强但还缺乏一定的鉴赏方法和能力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做学生审美的领路人,多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将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跟鉴赏课本音乐相联系,引导学生,一步步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音乐美。例如学生演唱《你是我的唯一》,我曾告诉他们“你们的父母才是你的唯一”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会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后,课堂上遇到问题能够随机应变,驾驭课堂。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新课改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要营造民主、平等与交流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那么上课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个课堂实例反思
    新学期的开始走进一个全新的班级,经过自我介绍、导入新课后,准备开始欣赏第一课《草原小姐妹》,就在这时有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挥动了一下手臂又坐下了。这一个动作直接影响着这堂课能否上下去,如果我直接制止或当场批评他,那么可能会引来全班的哗然,但是不及时处理一定会有同学再效仿,当务之急我说了一句话:“如果对本课内容有独到见解我们可以在课上增加更多互动。咱们班有一位同学做得非常的好,当我说完欣赏《草原小姐妹》的时候,他立刻就想到了草原牧民挥动马鞭的动作并且偷偷地表演了一下,没有瞒过我的眼睛哦。下面我们就请他再来表演一下。”等这位同学红着脸表演完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由紧张转成了活跃。只有一句话的差别,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制止了课堂捣乱现象,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不能只注重几节“比较完美”的公开课了,而是应该走近课改中真实的课堂,关注和重视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反思”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不断地发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才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为他们成为一个深具内涵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音乐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