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巧用作业评价 力促自主发展——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
巧用作业评价 力促自主发展——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姜小丽 王本芝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       姜小丽  王本芝

     

    【内容摘要】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改革作业评价,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评价     

    【正  文】

    批改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延伸,对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学习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学生往往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敷衍了事,达不到对课堂知识巩固提升的预期目的。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笔者不断尝试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来批改作业,让学生把做数学作业当成一件趣事,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让学生有“标”可依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教学目标,不仅重视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还注重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作业评价也应注重多元化,改变只注重训练“知识技能”的单一维度,多维化成为作业评价的一个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可制定一套多元的作业内容评价标准:基础性评价采用ABC等级制、思维策略采取星级评价、作业态度采用笑脸评价。

    1.等级制式基础性评价  打造高效课堂

    对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评价。在批改的过程中,用符号标明学生出错之处,学生在旁边订正,订正正确时,就在原来的符号外加圈做记号,以此完善评价。并且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引导学生利用出现的错误进行二次学习,使错误转化成有效的学习资源。

    2.星级制思维策略评价  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限于学生解题技能的正确度,还要考察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和解题策略的运用等。”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时尤其关注学生解题的过程,解题的思路。可以用“★”来区别表示。 “★”表示方法不是很合理,需要改进;“★★”表示思维有创意,但还可以更好;“★★★”表示方法独特,有创意。对于有创意的方法,可以激励学生作为“小讲师”,在课堂上为全班同学讲解,教师大力表扬。每周进行小结,评选“创意小博士”,通过这种方法的激励,学生在作业中会出现越来越多“意外的惊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3.笑脸式作业评价  点燃学习激情

    良好的作业态度不仅能巩固新知的掌握,提高作业质量,也有利于培养责任心。要从书写情况、所用的时间以及认真专心等方面综合反映学习态度是否认真。从好到差,等级依次为笑脸加A、B、C形式。在这里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只要与“上一次”相比有所进步,最好用“+”来标明。通过定期的综合评价、个别表扬,来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进步。       

    、评价过程动态化,让学生持续发展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进行作业评价时,必须要及时诊断学生学习的困惑,开发学生的潜能,延伸学生的思维,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践中,可以通过协商评价、延迟评价、激励评价三种策略,以科学的、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业。

    1.协商评价

    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解题过程简单,但结果完全正确的现象。这样结果是巧合还是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呢?为了实事求是评价作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就可以采取协商评价的策略。

    2.延迟评价

    教育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为我们的评价提供了最丰富的积极的思想源泉。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等生也有可能失误。当作业错误过多、严重时,为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产生知识上的脱节等问题,可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再进行评判。这样能让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自信。

    3.激励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欲望,有效的评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比如遇到一题多解时,可以对照不同学生的作业,为他们设计相应的激励性评语。既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优等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作用,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评价符号人文化,让学生自主成长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在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情感的体验。除了运用“×”、“√”体现出对学生习题正确与否的判断,还可以师生共同协商,引进或创造出一些批改符号,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1.赋予“√”、“×”、“♥”、“ ~”特定意义,提高纠错成效

    数学作业评价中传统的符号是“√”、“×”,但这两种符号只对做题结果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的作业中较多的“×”,往往不经意中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可以将“√”、“×”、“♥”、“~”这些符号联合起来使用,赋予这几种符号以特定的意义,并与学生达成默契,增强了纠错时的针对性和积极性

    2.引进“∧”、“○”、“☆”、“△”,全面评价学生

    学生们的思维具有多样性,解题能力也各不相同,因而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可以引进作文批改的评语式符号,在评价中起到辅助作用,展现对学生的关怀。“☆”表示学生解题思维灵活、具有创新性; “△”表示思维有新意,但过程有偏差;或表示方法是正确的,但不简便; “∧”表示漏掉的关键字、词,答案不完全正确; “○”表示漏掉的方法或答案。学生看到本子上的符号,能够清楚了解自己作业的问题在哪里,有针对性地纠错。教师在批改中帮学生寻找错误的根源,总结共性问题,及时在课堂上反馈,使学生的知识漏洞得到及时补救。通过符号的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评价效果清晰化、情感化,犹如当面批改,大家亲切地称它们是会说话的“符号精灵”。

    此外还可以尝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还可实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方式,吸引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形成赶、帮、超的风气,进一步凸显出作业多元化评价的成效。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反馈调整和激励反思作用,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山东教育》         2011年1—6期

    2.《小学数学教师》     2010年第5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