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于晓娟 闫海东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蜊江小学    于晓娟   闫海东
     【摘要】科学实验课程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实验。从现实的角度看,教师们并不缺乏科学实验课执行的有效性,一节科学实验课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思考。一节科学实验课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完成以下几点:一、丰盈课前准备,点燃思维火花;二、创设课堂情境,巧设问题悬念;三、重在实验过程彰显有效创新。
    【关键字】  科学  实验  有效性
    【正文】
    近年来,科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如同荒漠里的绿洲,给旅途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实际上,走进科学实验这片“绿洲”,许多科学教师都在辛勤地探索和耕耘,却总会浅尝辄止,触摸不到科学实验活动的精髓和灵魂。为什么会出现出现这种现象?在对现实的叩问中,笔者逐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科学实验课程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实验。从现实的角度看,教师们并不缺乏科学实验课执行的有效性,一节科学实验课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思考。下面就科学实验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丰盈课前准备  点燃思维火花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小学科学实验必须准备比较多的实验材料。老师要积极鼓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收集准备实验材料。这样不仅减少了教师准备实验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一个体验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蚯蚓找家》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每组自备2条蚯蚓,并注意观察在什么地方最容易找到蚯蚓?在上课问到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潮湿的土壤里挖的蚯蚓最多。”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接着我让学生用蚯蚓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们从实际中得来的感知是正确的,使学生得出了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的结论。这些观察、实验材料只有让学生亲自准备,他们才观察得仔细.理解得较深。
    二、创设课堂情境  巧设问题悬念
    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个“磁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吸引着学生进入科学世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想法设法地设趣味横溢的科学情境,在教学《通电的线圈(一)》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我做的实验“沙海捞针”,用一根粗的大铁钉在沙子里寻找大头针,同学们感到很奇怪,仿佛在看魔术似的,一根大铁钉怎么能从沙子里找到大头针呢?我微笑着告诉学生:“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实验”。大铁钉实际上被老师通电了,通电后的大铁针有了一定的磁力,这样就容易从沙子里找到大头针了。在《通电的线圈(二)》的教学过程中,我让男生和女生利用通电的线圈也就是“电磁铁”进行比赛,看看谁的电磁铁的威力大,在实验的过程中,男生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多,女生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少,我马上提问“有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多,有的电磁铁吸的太头针少,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中的奥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来发现其中的奥秘。
    三、重在实验过程  彰显有效创新
    1、目的明确  强调任务
    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所以我们做科学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在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实验时,无论给气球吹气,吹大或吹小,放气时都会听到“噗噗’的声音,这证明气体发声在振动:在用杯子向水槽中倒水,无论倒快或倒慢都可以听到声音,水槽的小球都会随水流在动,也能听见声音,证明液体发声也在动;用摇铃接近泡沫小球,无论摇快或摇慢小球都会动,(慢摇会稍动)也能听见声音,证明固体发生时,自己也在振动。这三个实验是证明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都能产生声音。所以,教师在实验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如果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2、实验操作  科学规范
    每节实验课课前教师要预先实验,对实验的进程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选定基本的实验方法,做到实验的设计科学有效,并注意具体的操作细节。演示实验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实验课的演示过程中,教师的举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例如:在点燃酒精灯后火柴棒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将其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取而不能用手;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使用温度计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玻璃制品要轻拿轻放。实验课上关注这样的细节,让学生养成规范的科学实验的习惯。
     3、小组合作  分工有序
     小组合作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所以,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和调控:引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实验任务、实验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用讨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我在教学《通电的线圈(二)》时,在完成“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安排每个实验小组4名同学,实验前明确分工:1名同学进行实验,1名同学负责说线圈的匝数,1名同学负责数一数吸起来的大头针的枚数,1名同学负责填写实验记录单。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做到实验的分工明确,确保实验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  一名科学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