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李秋燕

     

    广西南宁市横县板路完全中学   李秋燕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呈现的弊端,提出构建有效语文教学课堂的目标,重点从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更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落实语文教学过程评价三方面探讨中学语文的有效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 有效教学 教学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工作逐渐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越来越关注新型教学方式,如何将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有机统一,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主要根据教案、教学大纲等开展语文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中学语文中包含诸如文言文等较难懂的理论知识,如果只是通过机械式的讲解和练习,将会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文学方面的享受,还可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中学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在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和提升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在素质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综合考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开展针对性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有效性课堂中,教师应转变其扮演角色,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因材施教 
      中学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自尊心较强,在语文学习方面,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并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对于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需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课堂中可以布置难度较低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积累,在课后,帮助学生克服语文知识难关,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适当提高要求,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并带领学生探究未知的语文世界,开拓学生语文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通过“分层并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二)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学生大多是从课本中获取语文知识,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不深刻,为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突出学生课堂地位,重视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如在学习《桥之美》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收集比较著名桥梁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结构、外观,以便课堂学习前交流,通过类似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生活获得的知识与课文相联系,从而理解课文中描写“桥”的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写作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素质化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语文方面展现出的不同天赋,而予以对应的引导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地布置写作任务,并给学生仔细批阅,指导写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语文课堂新型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好的课堂开端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而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导入中运用得较广泛的教学方式,其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好奇心,使得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在学习《童趣》一文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童年的游戏么?在老师生活的年代,我们都会玩丢沙包、滚铁环,每天都过得特别开心,小伙伴们也很和谐,那你们记忆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能跟我分享一下么?”通过“回忆”的方式,激起学生对“童趣”的思考,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从而进入到“童趣”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趣”。  
      三、落实语文教学过程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在评价学生语文水平时,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参与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某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教师不应立即批评,甚至躲避问题,而应该在了解清楚学生想法后,认真回答,引导学生领会语文学习的真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大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力度,综合考虑学生需求、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先银,魏耕耘.新形势下短期来华“深接触”汉语项目的模式化构建——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暑期AP项目为例[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1) 
      [2]罗先慧,李金云,王勤.2015年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基于《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J].语文知识,201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