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激趣导入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激趣导入法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郭静

       

    一堂课的成功,必须注重导入新课的艺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趣导入应如何设计才新颖独特、富有表现力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导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讲述了一件在乌克兰学校发生的趣事:一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致教师向学生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竟举起手来说:“我。”这位年轻校长完全沉浸在几何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可见,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通过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乐曲来导入,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兴趣, 如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先播放了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然后说道:“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那颗要扼住命运咽喉、不甘沉沦的心,让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有很多人选择了坚强面对,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他是怎样面对生活的。歌曲导入式很受学生欢迎,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很快进入情境。

    运用媒体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录像,同样也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在讲解《安塞腰鼓》一文前,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越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我见好就收,说道:“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情境教学设计给学生留下了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能力。

    二、设疑导入法:

    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进矣。”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设疑导入主要通过提问设疑来导入课文,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著名教育专家李卫东在教授《孔乙己》时是这样设疑导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回答。”

    设置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知道其中的究竟,从而造成教学中所需要的“愤”和“悱”的心态。教师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置恰当适度的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童话大师安徒生有一次被邀参加宫廷舞会。一位小姐久闻他的大名,于是大献殷勤,不住地问:“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颜色好吗?样式好吗?质料好吗?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都一样,谈不上喜欢。”小姐说:“你觉得我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什么质料的好?”安徒生回答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引得周围的人大笑不止。我接着说:“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儿的呢?为什么安徒生的回答使人大笑不止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这个导入利用课文联系现有的故事精心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情境,从而为课文的成功教学创造了条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教师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了探求知识的领域,这时,无需教师的指引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并主动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融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三、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

    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既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知识,引起学生回忆,加以联想,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法教学,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我在上《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以下导语:“我们学过一篇课文《伤仲永》,同学们还记得吗?(生:记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生:仲永由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天资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的,后天的努力学习才是个人成才的关键。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主人公就通过后天勤奋努力的学习,最终由一介武夫变成一个博学多识的大将。

    以复习旧知识作为课堂导语,也可以引用一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古诗文,这样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例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写下了大量有关‘月’的古诗文,谁能说出有关‘月’的古诗文名句?”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说出了他们平时积累的许多有关“月”的古诗文名句:“但愿人长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传诵。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这些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课文的精妙之处。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好的导入环节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而课堂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设计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和何种角度导入,都必须要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民主学习气氛,尽可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把课堂导入也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等职业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