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朱振伟

     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  朱振伟

    【摘 要】提升初三物理的教学质量,需要针对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确定合理的物理教学路径来实现。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些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三物理;教学质量;路径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讲究逻辑性和严密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对于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将初中物理课程看作是整个物理学习中的启蒙阶段,那初三阶段则是对这个启蒙阶段的总结和拔高,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对启蒙效果以及后续更高阶段的物理学习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物理教学路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以及实验验证,具备很强的操作性,所以物理教学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组织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大量生动直观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和概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时,经常会碰到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的问题,例如几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倒入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且均未溢出,要求对这些容器的底面承受压力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对此,很多学生可能会陷入重力与压力相等的误区。此时,不妨用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实验可以采用一个开口可调节大小的塑料容器、一个天平和一定量的水,只要将装有一定量水的塑料容器放在天平上面,分别将塑料容器调整为开口小底面积大、开口和底面积一样大以及开口大底面积小三种模式(底面积始终保持不变),通过对天平示数大小的观察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二、夯实基础,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应过程,也是学生解决问题时能够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迁移的前提。 
      1.梳理基础知识,构建完整体系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三物理教学,尤其物理总复习教学时,要对基础知识特别重视。实际工作中,物理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梳理,并通过将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纵横拓展,让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以及实验操作流程做到熟练掌握并融会贯通,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三物理的力学部分后(即从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到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构建如图1的关系图,这样的图式为学生展现了力学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对力学的掌握与理解更加深刻,利于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呈现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在初三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一些巧妙的方式对物理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表达,以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应传授学生一些组织物理知识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构建认知结构,从而使他们对知识间的本质性关联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这不仅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依据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图2所示,以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五章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式呈现结构化的物理知识,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更加的清晰,物理概念与原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且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容达到了概念化、系统化的理解。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三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种独立探究的情境,以达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目的。物理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并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物理问题情境,才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也只有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并与原有认知发生矛盾,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和分析,进而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设置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可以在实验前先提出以下问题:①实验中的杠杆两端的可调螺母有什么作用?②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边演示边提问:①如果发现杠杆右端下倾,说明什么原因?②应该怎么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实验中没考虑杠杆本身的重量?②有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透过实验表面现象看待物理本质规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拓宽物理学习思路,培养科学思想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过程本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物理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灌输。 相较于物理知识,科学方法本身更具有“隐性”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揭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且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下能够较快地获取新知识。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根据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路径,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威.初三物理教学中出现大批学困生的情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 (18) :79-80 
      [2]徐楠.概念图在初三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