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潘月桃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阳光小学   潘月桃
    生活是各学科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作为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1]。若离开生活去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就会缺乏真情实感,犹如空中楼阁、虚无缥渺。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生活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我的小学老师》的习作指导课,为了让学生打开思路进行写作,他是这样启发学生的:由老师“带病上课”想起红烛精神;由“冬夜灯光”相起老师繁忙的工作情景;从“雨中送伞”想起老师关爱学生的美德;从“老师补课”想起老师工作的责任心。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没有进行空洞地讲解,而是要求学生立足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一)立足生活,淡化主题
    一般记叙性的文章称之为“中心思想”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可能深有体会:让学生写助人为乐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别人抱孩子、推车、让座、扶盲人;写松树梅花就是象征“革命烈士” ,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提倡写真,学生笔下的东西才会有个性.写出的文章才是自然的,充满真情实感的,这样的文章才是最美的。
    (二)立足生活、立意求真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要立足生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去选择写作材料,从服务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来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加工处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现实生活的习惯。
     二、 作文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积累
      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多少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事物,丰富学生的见闻,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学习范文,积累素材
    语文课本和一些课外读物中的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无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全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有义务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                
    (二)拓展生活,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 教师要纠正学生在作文中讲套话、假话的现象,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不能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同时教师还要布置一些与教材紧密相联的生活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三) 参加活动,挖掘素材
      作文素材的积累,仅仅靠阅读和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目的地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挖掘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学生学习完《桂林山水》一课后,教师先进行观察指导,让学生的观察有的放矢。观察景物时,让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从中发现静态美和动态美。在写作执笔时,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有顺序、有重点地描绘,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写作的目的。
    三、作文教学必须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受生活习惯、知识积累、成长经历等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存在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正视这些差异,从现实出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形成写作能力,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应该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
    观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观察能力,对生活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把丰富的生活如实地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1、激发观察兴趣
    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新颖别致的活动,色彩鲜艳、形式独特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儿童的观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围绕教学目的和作文训练的重点,观察自然现象,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社会生活。如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小伙伴课间的追逐嬉戏,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色,熙熙攘攘的贸易市场,夏日突变的雷雨天气,冬日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硕果累累的果园,郁郁葱葱的庄稼……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明确观察目的
    我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墙壁上的爬山虎时,在观察前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同学们在观察时要仔细看一看爬山虎的根、蔓、叶的颜色、形状各有什么特点?观察时你联想到了什么?思考一下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做好记录,回来后,我们以‘爬山虎’为题进行片段练习。”由于同学们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就认真仔细,因此观察的效果就很好。再比如,春天到了,我带领同学们到田野里去,明确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是寻找“春天的脚步”。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地上的小草、枝头的新芽、河边的嫩柳、含苞欲放的花蕾……而对那些与初春特点无关的事物就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指导观察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 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如果观察有顺序,就能使作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组织学生游览公园,可以按照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进行观察,基本的观察顺序还有由表及里、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局部到整体,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有顺序,作文也能够做到有一定的顺序。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学生的文章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现象。
    4、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教师应指导学生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遇事多问,积极思考,逐步养成勤于观察,善于钻研的好习惯。在教室里养花,让学生观察花的发芽、长叶、爬蔓、开花的过程;遇到一个陌生人,注意他的外貌、语言、行动;遇到同学们冒雪到学校上课,要及时让学生写下刮风下雨的情景,谈自己身处雪中的感受;举行完学校运动会,让学生描写运动员奋力拼搏的飒爽英姿;自己受到了表扬后的激动心情、神态……
    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吸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在写作时积极运用,我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