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我的课堂 我的反思
我的课堂 我的反思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李晓芬

     

    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   李晓芬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教学活动要勤思,勤学,勤写和勤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我经常进行课后反思,现在的我的课堂就像许多条涓涓细流,在我的不断反思成长中汇成一条叮咚作响的小溪。
        -------- 对教学观念的突破   
        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什么?是主导者?不,是参与者。课堂应该是什么样?是填鸭式的讲授?不,是教学相长的合作探究。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对教材的突破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对基础知识的突破
        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是浅显易懂,容易识记的,但是往往却不能如我所愿,学生由于知识的枯燥性而懒于记忆,效果欠佳。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改变了授课思路,把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给他们自己,生教生。所以在备课时,我先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提高参与面。并且还可以做到当堂评测,对全班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疑难问题的突破
        历史的疑难问题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知识性疑难问题,一是情感性疑难问题。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第一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历史背景的知识储备作依托,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就需要老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但这种讲解是启发引导式的。第二类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就是历史情境的再现。疑难问题的解决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是个别同学能想起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靠老师来解决。而实行了新课堂后,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一个智慧的火花激发另一个火花,,最终点亮智慧火把。而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问题的解决顺利而圆满。甚至同学们的讨论还意犹未尽,会进一步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使我受益匪浅,正真体会到教学相长。
        ------------对课堂评价的突破
    “我来问你来答”,这是上完一堂课,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般方法,缺点是不全面。现在推行的是教学当堂达标,一节课下来收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课堂测试来评价。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乐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评价不当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适合本节内容的评价方式。我主要采取的形式有组员自己打分,组长打分,组间打分。
    而且我的课堂评价已经不再是仅仅放在课程结束之后了,在基础知识自学这一环节结束之后,就可以进行摸底了。良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后面的疑难解答和情感教育的进行。
        反思要看到自已的成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并非全员参与。在形式上是小组在合作,但是在思维上,有一部分学生并未参与进来,只是依赖性的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这就剥夺了很多人独立思考的空间。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我深信,只要我不断扑捉教学中的灵感,做到上好课后反思,上不好课后也要反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