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从《荷塘月色》探究朱自清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
从《荷塘月色》探究朱自清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时秋丽

    石河子第一中学 时秋丽

    荷塘是美景,自不必说。只须到了赏荷的季节,你要见她,日日都可以。满月却难求,一个月只有那么一两天有可能看到,还需天公作美。而在赏荷的季节里,遇到满月就更加十分的不易了。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学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趁月色出来散心,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
    于是更多了一份对月下荷塘的执着,对荷塘月色的向往。
    然而再读《荷塘月色》时,却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总觉得景色虽美,却似乎始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不明所以。细读时才发现,原来字里行间隐藏着如此之多的字眼,读来只多一份哀愁,更少一份喜悦。
    而且,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由此产生。
     
    于是,激起了我对《荷塘月色》淡淡喜悦之后淡淡哀愁的探究。暮然间,想起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延伸而下,不得不想起“知人论世”这四个字。
    我认为,要读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不能不了解朱自清创作时的思想状态。而朱自清的《哪里走》一文,恰恰很好地反应了他那时的思想状态。读了《哪里走》才能明白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也才能读懂《荷塘月色》的真正内涵。
    朱自清是幸运的,他出生在一个还不错的家庭,使得他得以接受更为高等的教育。然而,他也是不幸的,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却家道中落,使得他为国家命运担忧之时,又不得不为了家庭的收支奔波。《背影》中这样提到“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从此之后,朱自清不得不承担起工作养家的重担,尤其是在朱自清儿女成群的现状之下。由此推断,《荷塘月色》一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有此一因。但断不至完全如此。
    参加过“五四”运动,更加使得他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记挂在心,对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产生了一种“匹夫有责”之感。“五四”运动本是想要就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想要给愚昧无知的国人以思想上的惊醒。然而,“五四”之后的道路曲折又漫长,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前途可言。执政府的独断专行,执政府的卖国求荣,国人的水深火热,可以说是那一个时代所独有的景象。而朱自清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亲身所经历的“三·一八”惨案更是加重了朱自清的迷茫。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似乎是他看到了一丝光明,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然而,“四·一二”却再一次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热情与理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至此,似乎才真正弄懂为何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再加上年轻气盛的朱自清颇受其家庭热闹之影响,在他看来,应该算得上烦躁了。在他的《儿女》一文中,他说过这样一些话,“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一路走来,便时时刻刻被“热闹”着。于家庭之中也寻不得片刻宁静。
    孩子、生活、社会,这是朱自清的生活,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在心里颇不宁静时,便想寻一处安静之所以慰自己片刻。白天不能,便改晚上;家里不行,便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带着这种心境,朱自清开始了他的月下探寻历程。朱自清是幸运的,在他心灵需要慰藉的时候,这两种意象叠加在一起了。因此,朱先生到日日走过的荷塘,不为寻荷塘,却为寻月色,不为寻仰头就见得到的月色,而是寻荷塘美景中的月色。寻那站立着无数刚出浴着着亭亭的舞女的裙的美人身上的月色。他找到了,然而,他却也超脱不了自己的现状,于是在那美丽的景色之中,始终饱含着那淡淡的忧伤。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荷塘月色越是静谧,却越显朱自清内心的烦躁与愤懑,苦闷与彷徨。
    至此,方领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林语堂也曾说过:“景色之美,一般在其风景,一半则在观景之人”。而《荷塘月色》之美丽与哀愁,也便是这一道理。
    至此,才明白了《荷塘月色》的内涵,也便明白了朱自清的向往与迷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