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多措并举,及时化解,防范校园欺凌于未然——一则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的思考
多措并举,及时化解,防范校园欺凌于未然——一则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的思考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程爱武

     

    安徽省庐江县教育局   程爱武
    校园欺凌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隐蔽的现象,成因复杂。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被欺凌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和干预,在成年后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有更高的自杀风险。
    近期的庐江县也出现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由于家长、学校处理及时、合理,有分寸,成功地消除了不良后果。
    事件:小学男生被同学勒索
    2018年4月,四年级学生张某因在家偷拿钱款被父母发现,当父母追问钱款的用途时,才得知孩子被同学勒索财物。家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此事,并到勒索财物的几名同学家中了解情况,经双方家长共同询问,四名学生承认有多次勒索行为。张某家长随即报警。
    经了解,为首实施欺凌的学生由其奶奶带大,其父长期在外务工,母亲在其二年级时才回老家陪读,从小的留守生活导致他形成了调皮任性的性格。另三个孩子都是他的“小跟班”,其中一个孩子,父母均在外打工,只有年岁已高的奶奶陪读。被欺凌者张某父母在当地做小生意,家长经常鼓励孩子做家务,并给予零花钱作奖励。张某与这四个孩子原先是好朋友,偶尔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帮他们的消费买单,慢慢地演变成隔三岔五被勒索钱财。
    事发第二天,警方对四名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四名家长也向张某的家长致歉,并承诺会严加管教子女。同时学校心理教师立即对张某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评估其心理创伤,发现该生情绪低落,退缩恐惧,不爱讲话。学校经与张某父亲沟通,第三天就帮张某转入其他学校就读。新班主任给予张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一个月后,该生变得阳光开朗,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按时完成。张某与母亲谈心时透露,他在新班级中很开心,同学们对他友好,老师也关心他,并表示长大要当一名老师。
    另四名同学,学校也安排心理老师跟踪疏导,他们表示一开始带有侥幸求新求刺激的心理,但实施欺凌后,自己也天天提心吊胆,怕暴露被老师、家长批评。表面上他们成胜利者,而实际上整天生活在惶恐情绪之中,这也对他们本身的人格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事后四名同学在家长与学校的帮助下,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偏差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观。
    此件案例处理相当成功,许多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但如何防患于未然,保证不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欺凌事件,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分析:校园欺凌发生原因
    法律对校园欺凌处置过于宽松。校园欺凌实施者已趋向低龄化,而法律却常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时成了他们最大的“保护伞”。大量涉及侮辱、暴力等恶劣行为的欺凌事件因够不上轻伤,多半以批评教育告终,批评教育对部分施暴者无震慑作用,也不能对潜在施暴者产生震慑力。
    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助长校园欺凌。一些父母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认识不深,认为小孩子打打架无关紧要,选择“沉默”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文案例中的家长防欺凌意识强,及时保护孩子不再受伤害,这一点值得倡导。
    青春期心理特点易引发校园欺凌。青春期学生生理上逐渐趋向成熟,但心理上尚未“断乳”。他们自我意识增强,爱面子,渴望被同伴认可,但认知不够成熟,正是表现欲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自以为通过暴力手段能够炫耀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目的。
    思考:妥善处置需多方全力
    这起校园欺凌事件能得到高效妥善处置,没给受欺凌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是家长意识强。其家长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有明确认知,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与欺凌学生家长联系,立即向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并报警。二是措施得当。校方知情后及时联系两方家长,公安的介入也保证了此次欺凌事件的妥善处理。心理教师及时对该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在评估该生的心理创伤后,校方帮其转学,让学生脱离焦虑环境。三是多方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与张某现就读学校校方及时沟通,提醒校方要关心该生,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战胜胆怯和恐惧,促使该生较快融入到新集体。
    此次校园欺凌事件也给我们一些提醒: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数额要适当,同时要教会孩子合理地使用零花钱;要对孩子进行交友教育,鼓励孩子多交品德好的朋友。班主任工作要观察入微,防微杜渐,要留意一些特别的学生,如自我型学生、粗暴型学生,注意他们有没有经常歧视或侮辱弱小同学;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甄别校园欺凌能力,包括那些隐性冷暴力欺凌行为。
    支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要坚持“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及时制止,及早化解,这样可使受害者少受欺凌,也能使加害者受到管教,不至于上升为违法犯罪行为。
    健全制度,落实处置程序。学校成立防欺凌领导组,要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做到全员预防校园欺凌,明确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在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       
    加强“三防”建设。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监控及照明设施,在学生就餐前后、下晚自习到就寝期间、课间操等重点时段和厕所、操场、宿舍等重点地点加强巡逻值班,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及时制止。
    建立弱势及“问题”学生档案。对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瘦弱学生、成绩后进生等弱势群体进行摸排登记,并给予重点关心与关爱;对“问题”学生加强教育和心理干预。
    开展法制专题教育。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校会、 队会等形式,让学生及家长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结合具体案例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学校辅导室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无论是受欺凌者、欺凌者还是围观者,都存在心理失衡问题,要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个体或团体咨询和疏导,加强重点人群辅导。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力量不平衡,欺凌者会利用自己身体更强壮、或是掌握对方的把柄、或是自己受欢迎的程度等因素去控制或伤害对方,我们要倡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强壮自己。教会学生在被欺凌时要懂得向家长、老师求助,容忍只会助长校园欺凌者的气焰。
    密切家校联系。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微信群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表现,指导家长如何察觉孩子遭受欺凌的苗头,形成家校合力,共筑防范校园欺凌的坚实屏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