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崔红国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中心学校    崔红国
      
    现代教育加大了以分组合作为主的学生自主学习手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一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在分组合作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例如,“数学学科教学中,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刻度的读数规则,掌握使用的操作步骤,处理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操作难以实现的。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数学学科在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怎样测量一个饭盒的体积”,这个任务包含“测液体的体积”和“计算饭盒的体积”两步操作。
    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例如在数学课测量物体的体积时,怎样测量一个饭盒的体积,这个任务难度较小,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之后测量储水池的体积作为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例如,数学在学习密度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个“查看各种物体的形状,找它们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了该任务后,就会对体积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结论,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四,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数学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素材。
    五、“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数学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