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功能的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功能的探讨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邹学芹

    山东省潍坊中学      邹学芹

    一、语文素养与育人功能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的积累、语感、句式、语法、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又要注重培养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传授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研究、开发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保证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双重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指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教学的真正价值。”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想个性,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在强烈内动力的推动下去主动学习,彻底改变现在这种强制性的被动学习的状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越来越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发掘语文的重育人功能。

    二、语文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需要着重把握四个原则:其一,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其二,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三,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四,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实践性。

    三、语文教学育人功能

    (一)充分利用好文本专题,发掘语文教材中孕育的育人思想。

    我国一直坚持“文道统一”这一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一切文章和作品,无一不是一定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载体,以优秀的文章和作品来熏陶和感染人,必然是施行教化的最好方式之一。  语文教材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关键在于精心选文。以所用苏教版必修一为例,课本分了四个模块: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入选的文章古今中外,涉及叙述、描写议论,是学习的范例,训练的凭借,也是使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中介。难易适度、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本选文,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担负起祖国复兴的重任。

    (二)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的旧传统模式,从教学过程的教师单纯知识传输,发展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并且从局限于培养少数“尖子”的英才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从而使语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与学生间的横向联系组合起来,构建起立体交叉的信息传递方式,呈现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中心。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平等、独立的教学氛围,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与潜能,扶植那些萌发出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热烈。改变那种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怎么讲,学生就乖乖听;教师黑板怎么写,学生笔记就照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旧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发展能力,开拓智力。所谓能力,就是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起决定作用的结构核心,因为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把具体事物抽象化,或把抽象事物形象化、具体化,都离不开思维活动。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思称为五字经,揭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规律。”这都得依靠师生双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我运用对比、质疑、讨论的方法引导师生共同对课文进行探究,这样上的课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他们都乐意上我的语文课,感到课上得有滋有味,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注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联系到家庭乃至社会存在的实际,对学生加以引导。文道统一,注重育人,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也还说过“一般发展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如果只想当一个仅仅作为旧传统教学那样的“教书匠”,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求的,需要我们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把知识教学和“育人”这一永恒的主题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可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保证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双重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多种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将会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意义和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