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有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蒙小冬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新桥村委小学    蒙小冬 
    【摘 要】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通过诵读,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情感,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把握诗词的中心思想与意思表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古诗 意境 吟诵 延伸 
      优秀古诗文内涵丰富,意存高远,蕴涵哲理。诵读优秀古诗文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增强人文涵养,健全人格发育,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提高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手段。 
      一、课前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教学开始,教师可采用讲小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很崇拜李白。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他所在城市,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的兴趣。又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春风”比作“剪刀”,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激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把握意境,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古诗毕竟是古人传承下来的古典文化,兼以“文约简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对词句的理解太单调了,认为古诗学起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由简入深的进入诗歌内容和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独特的创见性和思维性,去表现诗歌所要表达思想情感。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视频、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各种教学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我们每篇课文都配有图案,都和诗歌内容有关联。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学生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将观察到的运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朝发白帝城》这首诗歌的内容拍摄长江三峡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待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长江三峡风景视频供学生欣赏和借鉴,使其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三、结合古诗内容,创新教学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读的基础上,利用三个结合。 
      1.古诗与生活结合 
      在生活中,多设置一些比赛,诗词朗诵,诗词接龙等。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主持人问:为什么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答:西北有高楼!鼓励学生多动脑,创新理解古诗。同时,可以让学生多看看大型诗词类节目,如《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 
      2.古诗与绘画结合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大都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如《诗经采薇》让学生想像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雨雪霏霏,征人返乡场景,把古诗画在图画本上,并在图画上留出空白,把诗句题写在图画上,这样一篇古诗在学生们的画笔中就变成了一幅图画,并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古诗与书法结合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使学生既会背,又会默写,还能以古诗为例,进行写字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许多诗人都是大书法家,给学生欣赏大家作品,鼓励学生认真练字,并进行比赛。让学生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把古诗的译文变成一篇小散文。 
    四、课外延伸,拓展古诗学习空间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许多抽象思维还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较为明显,有待老师加强引导。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多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可以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改原作、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兩位学生,分别扮演老人与儿童,像演小品一样。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思想品德教育。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逐渐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祖国古代文化的优美并爱上悠久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孔蕙萍.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14(2) 
      [2]焦颖.赏与悟--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古诗教学.教育界,201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