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王晶

        

    【摘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许多方面,有着特殊而复杂的特点,它会主导着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甚至日后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它关系着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于国于家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个不容回避的重要問题。作为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师无疑是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组织者、执行者,那种照本宣科,就教材讲教材的做法是心理健康学科教学中最典型的“形式主义”,其结果是:不仅学生教不好,连自己都被教糊涂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使命既在于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常识,更在于利用心理学常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心理保证。有关资料证明,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自我认识问题、环境适应问题。

    1.大胆与人交流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中的重要一课。中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得到他人理解;如何关爱他人,如何得到他人关爱;如何与他人展开合作与竞争。然而,在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许多同学由于不会与人交往,常常导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严重的还会引发孤僻症。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除了应用《沟通无极限》一课中的方法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操一些必要的交往原则,如真诚待人、尊重别人、礼尚往来、多加赞赏等。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与人交往。有些同学很想与别的同学打成一片,很想拥有许多朋友,但又被动地等着别人来找自己,应教育他们抛弃顾虑,解除顾虑,主动地与人来往。第三,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使他们懂得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爱别人,关心别人,才能得别人的关心和爱。第四,组织学生踊跃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促进同学的了解、理解、信任,能强加同学间的合作,还能能消除交往的羞怯感,并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其交往需求。

    2.学会学习

    学习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学习的情况怎么样,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的心。此外,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影响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搞好学习呢?

    一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其养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按计划学习。良好的习惯对学习有重要影响,它能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动机,诱发积极的学习心理,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涵义是丰富的,它包括按计划学习,独立自主地学,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自主复习,还包括“不动笔墨不读书”、“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等等。学习要有计划,要按时作息,要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及娱乐活动的关系。二要培育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品质主要指:学习动机强、学习兴趣浓、注意力集中、喜爱学习、意志坚定、积极主动、勇于进取等。要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易操作的、有实效的学习方法,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给学习加点调味料”,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3.正视自我

    中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初中学段的学生身体各方面特征都有很大变化,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体形、外貌及生理的变化,不因体貌问题而或喜或悲。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思想、品行、能力,使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正确认识自我,精准定位自我,把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与别人对自己的认识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理想自我。

    教育学生相信自己、接纳自己,使他们既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能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使他们知晓:想拥有自信,就要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自己想干的事情,善于从每次小的成功中体验胜利的快乐。真诚地接纳自己,就要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已的优缺点、成功与失败。接纳自我才能更新自我、重塑自我、发展自我。

    中学生要克服“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为人处世过分关注、看重自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评价事物和考虑问题,主要表现出自负、自私的不良品质。克服“自我中心”,就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人的优点;就要多关注他人的需求;就要善于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4.积极适应环境

    初中生时刻处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一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要经历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历程;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活动环境在不断地改变;三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有的学生积极策应、主动适应、攻坚克难、勇取面对,最终得以发展;有的学生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怨天尤人、心事重重、消极悲观,在精神、心理上产生很大压力,甚至崩溃。

    导致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面对同样的环境或在环境发生同样变化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应对策略各不相同的,所以说适应环境的障碍是自己。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生适应环境呢?首先要通过名人事迹、典型案例、身边模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压能力,使其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与环境的特点,自主调整与环境不适应的方面,能够主动适应,积极发展。

    总之,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会遇上挫折和迷茫,要承受压力。作为班主任,要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诊疗,制定不同的成长方案。除了关注那些个性化的或者调皮的学生外,那些安静认真的好学生也同样需要关爱,他们的成长也并非一片坦途。爱,还要从学生的心灵关注做起。作为一名教育者,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敞开心扉,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情,让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著,高适编译.马斯洛说完美人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9:43.

    [2](美)罗斯,(美)弗兰德曼著,王小亮译[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4:86.

    (作者单位: 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返回顶部